【人工智能】零基础玩转提示词:10个实用场景与对应模板
《零基础提示词实用指南》摘要:本文为AI提示词初学者提供10个常见场景的模板化解决方案,涵盖信息查询、文本创作、翻译转换等日常需求。每个场景配备具体模板、应用示例和注意事项,如"查询明日北京天气"的简洁句式,或"200字公园游记"的创作框架。文章强调明确需求、拆分步骤、避免模糊表述等核心技巧,并提供从模仿练习到自主创新的学习路径,帮助用户快速掌握与AI高效对
零基础玩转提示词:10 个实用场景与对应模板
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写提示词可能觉得很难。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实用场景和对应的模板,就能快速上手,让大模型为自己服务。这篇文章就介绍 10 个常用场景,每个场景都给出具体的提示词模板,零基础的朋友可以直接套用,轻松玩转提示词。
1. 日常信息查询场景
1.1 场景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查询各种信息,比如天气、日期、地址、常识知识等。这类查询不需要复杂的提示词,关键是把问题说清楚。
1.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查询 [具体信息类型],[相关条件]。例如:查询北京市朝阳区明天的天气。”
模板 2:“[具体问题]?例如:今天是星期几?”
1.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查询上海市 2024 年国庆节的天气情况。” 大模型会返回上海在 2024 年国庆节期间的气温、降水等天气信息。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最快需要几个小时?” 大模型会给出具体的时间。
1.4 注意事项
查询时要明确信息的关键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事物名称等。如果信息有多个条件,要一一说明,避免大模型混淆。
2. 文本创作场景(短文、段落)
2.1 场景说明
需要写一些短文或段落,比如日记、随感、产品简介、活动通知等。这类创作需要明确主题、风格和字数等要求。
2.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以 [主题] 为内容写一段 [文体,如日记、简介],风格要 [风格,如活泼、正式],字数在 [数字] 字左右。”
模板 2:“围绕 [核心内容] 写一段文字,要包含 [必须有的元素 1]、[必须有的元素 2],语言 [语言要求,如简洁、生动]。”
2.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以‘周末公园游’为内容写一段日记,风格要轻松活泼,字数在 200 字左右。” 大模型会写出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周末公园游日记。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围绕‘新款运动鞋’写一段简介,要包含‘轻便’‘透气’‘防滑’这些元素,语言简洁明了。” 大模型会生成一段突出产品特点的简介。
2.4 注意事项
主题要具体,不要太宽泛。风格和字数的要求要明确,这样大模型才能更贴合需求。如果有必须包含的元素,要清晰列出。
3. 翻译转换场景(不同语言、格式)
3.1 场景说明
需要进行语言翻译,比如中译英、英译中,或者格式转换,比如把文字转换成表格、列表等。这类场景要明确源内容、目标语言或格式。
3.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把 [源语言内容] 翻译成 [目标语言]。例如:把‘我喜欢学习英语’翻译成英语。”
模板 2:“将 [文字内容] 转换成 [目标格式,如表格、列表],[格式要求]。例如:将‘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蔬菜:白菜、萝卜’转换成表格,表格列名为‘类别’和‘名称’。”
3.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把‘今天天气很好,适合出去散步’翻译成英语。” 大模型会输出对应的英文翻译。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将‘周一:语文、数学;周二:英语、物理;周三:化学、生物’转换成列表,每个条目包含星期和对应的课程。” 大模型会生成清晰的列表形式。
3.4 注意事项
翻译时要确保源语言内容准确,格式转换时要说明清楚目标格式的具体要求,比如表格的列名、列表的条目形式等。
4. 分类整理场景(物品、信息)
4.1 场景说明
需要对一些物品、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把商品按类别分、把文件按用途分等。这类场景要明确分类对象和分类标准。
4.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把 [需要分类的对象] 按照 [分类标准] 进行分类。例如:把‘苹果、牛肉、香蕉、猪肉’按照‘水果’和‘肉类’进行分类。”
模板 2:“对 [信息列表] 进行分类,分类类别为 [类别 1]、[类别 2]……,并说明每个类别的依据。”
4.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把‘篮球、裙子、足球、衬衫、羽毛球拍’按照‘运动器材’和‘服装’进行分类。” 大模型会准确地将这些物品分到对应的类别中。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对‘《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战争与和平》’进行分类,分类类别为‘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名著’,并说明每个类别的依据。” 大模型会分类并给出合理依据。
4.4 注意事项
分类对象要清晰,分类标准要明确且具有排他性,避免出现一个对象可以分到多个类别的情况。
5. 问题解答场景(知识、生活)
5.1 场景说明
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解答,可能是知识方面的,比如数学题、历史事件,也可能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做饭技巧、家电使用等。这类场景要把问题描述清楚。
5.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解答问题:[具体问题],解答要 [解答要求,如详细、简单易懂]。例如:解答问题:‘为什么月亮会有圆缺变化?’,解答要简单易懂。”
模板 2:“如何 [具体行为,如做蛋糕、修理自行车]?请分步骤说明。”
5.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解答问题:‘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解答要详细且用通俗的语言。” 大模型会用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光合作用。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如何煮饺子?请分步骤说明。” 大模型会列出煮饺子的具体步骤,从准备工作到出锅。
5.4 注意事项
问题要具体明确,避免模糊不清。如果对解答有特殊要求,比如步骤说明、语言风格等,要一并指出。
6. 计划制定场景(日程、活动)
6.1 场景说明
需要制定各种计划,比如每日日程、旅行计划、活动安排等。这类场景要明确计划的时间、目的、参与人员等要素。
6.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制定一份 [时间范围] 的 [计划类型,如日程、旅行计划],目的是 [计划目的],包含 [必须有的内容]。”
模板 2:“为 [活动名称] 制定一份计划,活动时间是 [时间],参与人员是 [人员],计划要包括 [活动环节 1]、[活动环节 2]……”
6.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制定一份周末两天的旅行计划,目的是游览杭州西湖,包含景点游览和美食体验。” 大模型会规划出合理的两天行程。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为‘公司年会’制定一份计划,活动时间是 2024 年 12 月 30 日,参与人员是公司全体员工,计划要包括开场致辞、节目表演、抽奖环节、晚餐。” 大模型会给出详细的年会流程计划。
6.4 注意事项
计划的时间、目的等要素要明确,必须包含的内容或环节要列清楚,这样大模型制定的计划才更实用。
7. 评价建议场景(产品、方案)
7.1 场景说明
需要对产品、方案、文章等进行评价,或者需要得到一些改进建议。这类场景要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的方面。
7.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评价 [评价对象],从 [评价方面 1]、[评价方面 2]…… 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模板 2:“针对 [对象],给出 [改进方面] 的建议,建议要 [建议要求,如具体、可行]。”
7.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评价一部智能手机,从外观设计、性能配置、续航能力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大模型会全面分析该手机的这几个方面。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针对一份营销方案,给出提高宣传效果的建议,建议要具体可行。” 大模型会提出如增加社交媒体宣传、举办线下活动等具体建议。
7.4 注意事项
评价对象要具体,评价方面或改进方面要明确,这样大模型的评价和建议才更有针对性。
8. 代码辅助场景(简单代码生成、解释)
8.1 场景说明
对于零基础的编程学习者,可能需要生成简单的代码,或者需要解释代码的意思。这类场景要明确代码的功能或需要解释的代码内容。
8.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生成一段 [编程语言] 代码,实现 [功能],代码要 [代码要求,如简洁、有注释]。例如:生成一段 Python 代码,实现计算 1 到 10 的和,代码要有注释。”
模板 2:“解释下面的 [编程语言] 代码的意思,用通俗的语言说明每一行的作用:[代码内容]。”
8.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生成一段 Java 代码,实现输出‘Hello World!’,代码要简洁。” 大模型会生成对应的简单 Java 代码。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解释下面的 Python 代码的意思,用通俗的语言说明每一行的作用:
a = 5
b = 3
print (a + b)” 大模型会解释第一行给 a 赋值 5,第二行给 b 赋值 3,第三行输出 a 加 b 的结果。
8.4 注意事项
说明编程语言和具体功能,代码解释时要提供完整的代码内容,大模型才能准确解释。
9. 创意激发场景(点子、灵感)
9.1 场景说明
在进行创作、策划活动等时,需要一些创意点子或灵感,比如给产品起名、想活动主题等。这类场景要说明创意的用途和相关要求。
9.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为 [对象,如产品、活动] 想 [数量] 个创意 [内容,如名称、主题],要求 [创意要求,如新颖、易记]。”
模板 2:“围绕 [核心主题],给出一些 [创意方向,如故事点子、设计思路],每个点子要 [具体要求]。”
9.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为一款儿童保温杯想 5 个创意名称,要求新颖、易记,体现保温和适合儿童的特点。” 大模型会想出如 “暖宝童杯”“童暖小卫士” 等名称。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围绕‘环保’主题,给出一些短视频创意点子,每个点子要包含具体的场景和情节。” 大模型会给出如 “一个塑料袋的旅行”“旧物改造记” 等创意。
9.4 注意事项
创意的用途和相关要求要明确,这样大模型给出的点子才更符合实际需求。可以适当说明偏好,比如喜欢可爱风格还是简约风格。
10. 学习辅助场景(知识点讲解、练习)
10.1 场景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讲解知识点、生成练习题、总结学习重点等。这类场景要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10.2 提示词模板
模板 1:“讲解 [知识点名称],用 [讲解方式,如举例、比喻] 说明,让 [学习对象,如小学生、初学者] 能理解。”
模板 2:“生成 [数量] 道关于 [知识点] 的练习题,题型是 [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并附上答案。”
模板 3:“总结 [学习内容] 的重点,分点列出,每点简要说明。”
10.3 应用示例
示例 1:使用模板 1,输入 “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用举例的方式说明,让小学生能理解。” 大模型会用如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取 1 份;平均分成 4 份,取 2 份,这两份一样多” 这样的例子讲解。
示例 2:使用模板 2,输入 “生成 3 道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选择题,并附上答案。” 大模型会出 3 道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示例 3:使用模板 3,输入 “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分点列出,每点简要说明。” 大模型会分点总结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影响等重点。
10.4 注意事项
知识点要具体,讲解方式和学习对象要明确,练习题的题型和难度要符合学习阶段,总结重点时要涵盖核心内容。
11. 提示词模板的通用修改技巧
11.1 明确核心需求
在使用模板时,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把核心需求准确地填入模板中。比如在信息查询场景,核心需求就是 “查询什么信息”,要把这个信息明确写出来。
11.2 增加细节描述
如果大模型的响应不符合预期,可以在模板中增加更多细节描述。比如在文本创作场景,原来的模板可能只写了主题,后来可以增加 “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的性格” 等细节。
11.3 调整语气和要求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调整提示词的语气和对大模型的要求。比如需要正式的内容,就用 “请用正式的语言”;需要简洁的内容,就用 “请简洁明了地回答”。
11.4 分步骤提问
对于复杂的需求,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小问题,用模板分步骤提问。比如要做一个复杂的计划,可以先让大模型列出主要环节,再让它细化每个环节的内容。
12. 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12.1 提示词模糊不清
错误表现:提示词中使用 “这个”“那个” 等模糊的词语,或者没有说明关键信息。比如 “写一篇关于这个东西的介绍”。
避免方法:明确指代的对象,把关键信息说清楚,比如 “写一篇关于智能手表的介绍”。
12.2 要求不明确
错误表现:对大模型的响应没有具体要求,比如 “写一篇文章”,没有说明主题、字数、风格等。
避免方法:在提示词中明确各项要求,让大模型有明确的方向,比如 “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500 字左右,风格正式”。
12.3 包含无关信息
错误表现:提示词中加入了和核心需求无关的内容,干扰大模型的理解。比如 “我今天心情很好,想让你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其中 “心情很好” 就是无关信息。
避免方法:去除无关信息,只保留和核心需求相关的内容,让提示词更简洁。
13. 零基础入门的实践建议
13.1 从简单场景开始
零基础的朋友可以先从日常信息查询、简单翻译等容易上手的场景开始练习,熟悉提示词的基本写法和模板的使用方法。
13.2 多做模仿练习
看到好的提示词示例,多进行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通过模仿可以快速掌握不同场景下提示词的特点。
13.3 记录和总结
把自己写的提示词和大模型的响应记录下来,分析哪些提示词效果好,为什么好,哪些需要改进,不断总结经验。
13.4 大胆尝试
不要怕出错,大胆尝试不同的场景和模板,在实践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提示词写法,提高使用大模型的效率。
通过这 10 个实用场景和对应的模板,零基础的朋友可以快速掌握提示词的使用方法。记住,多练习、多总结是关键,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熟练运用提示词,让大模型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