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root实战指南:从零构建IMX6ULL嵌入式根文件系统
本文介绍了使用Buildroot构建嵌入式根文件系统的优势及方法。相比busybox,Buildroot集成了常见第三方库和软件,简化了移植过程。文章详细解析了Buildroot的目录结构、执行流程和编译机制,包括如何通过menuconfig配置选项、包下载编译过程以及映像文件制作。并以IMX6ULL平台为例,演示了从下载源码、配置选项到最终生成映像文件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时指出了配置过程中可能遇到
·
前言
在之前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busybox 来构建文件系统:
但是 busybox 构建的文件系统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交叉编译添加,某些软件需要自己去移植,所以移植过程是非常繁琐的。
有另外一种非常实用的根文件系统构建方法——使用 Buildroot 来构建根文件系统。Buildroot 不仅集成了 busybox,而且还集成了各种常见的第三方库和软件,需要什么软件,选择哪个软件就好。
在之前文章也详细介绍过 Buildroot 的组成和使用:
接下来我们直接使用 Buildroot 来制作根文件系统。
制作根文件系统我们得根据这几个问题理解Buildroot:
- 如何决定是否编译某些包:
- make menuconfig
- 菜单内容来自哪里?
- 如何下载这些包
- 每个包,应该提供自己的下载地址
- 如何编译这些包
- 每个包,应该提供自己的编译方法
- 如何制作映像文件
- 这些被选择的包,被编译后,放入一个统一的目录
- 制作为rootfs映像
- 这还不够,我们想制作emmc的映像文件:它含有分区表、根文件系统分区、其他分区
一、Buildroot 目录
1. 目录结构
在之前文章已详细介绍过,在这里我们直接用图来表示:
2. 执行过程中目录的使用
二、Buildroot执行过程
三、使用默认配置编译根文件系统
1. 使用默认配置与脚本
- 从Buildroot官网下载版本为2025.02的源码包
- 解压后生成目录buildroot-2025.02
- 切换到解压后的Buildroot工作目录
- 列出configs/目录下所有包含imx6ull的配置文件(通常以_defconfig结尾)
- 应用freescale_imx6ullevk_defconfig配置文件,初始化Buildroot的编译选项
- 打开基于ncurses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删除内核和uboot
- 编译
去掉内核,Uboot:
编译最后,会使用 board/freescale/common/imx/post-image.sh
来生成映像文件,有如下错误:
新建文件 board/freescale/100ask/genimage.cfg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