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神经网络vs非公理化推理系统(NARS)
看看王培先生的NARS系统,如何做出一个更接近人类思想的智能系统?
目录
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盛行的今天,我们来聊聊与之截然不同的遵从逻辑规则的计算机推理系统,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王培先生的NARS(Non-Axiomatic Reasoning System)系统,非公理化推理系统。
在介绍NARS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智能。
1 智能是什么呢?
王培先生曾在《人工智能:何为“智”?》人工智能:何为“智”?-虎嗅网一文中说明,智能是一种在现实的知识和资源的约束下发挥的高级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智能系统必须是 “开放” 的,即新知识和新问题可以在任何时刻出现,且新知识可能和系统已有的知识相冲突,而新问题也可能超出系统已有的知识范围或时空资源限度。我们希望人工智能系统能在这种条件下工作。但问题是这种系统中的推理总体上无法遵循经典逻辑。
智能是单纯的算法么?
智能需要协调运用各个认知功能,包括预测、解释、概括、分类等推理活动,认知功能或现象(如学习、规划、决策、感知、行动、通讯、记忆、注意、灵感、直觉、想象、情感、游戏、审美等)。
所谓算法,就是独立定义每个问题分别进行解决,在这种纯数学抽象中,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各个认知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种认知功能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表现和其在人的真实思维活动中的完全不同。
以自然语言理解为例,如果我们说,“语言理解不需要思考”,这是明显有认知问题的,但至今语言理解系统一般都没有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的阐述,我们很容易看到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2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局限性
小编曾在【新手上路常见问答】关于深度学习这篇文章里介绍过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局限性,下面细细说来。
人工神经网络把知识表示成输入或输出向量,这种表示方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对于通用系统来说往往是不方便的,因为知识往往涉及不同的抽象水平。具体解释如下:
-
智能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能被简单看作一个输入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对一个给定输入,一般不是仅有一个唯一输出与其相对应。“思维” (或称其为 “智能” 、 “认知” 等等)不能被简单看成用数据拟合一个函数
-
人工神经网络擅长从具体例子中总结一般规律,这只是智能学习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
-
智能本身需要极快的响应速度,但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工作都遵循给定算法,因此对每个问题有确定的时空资源开销,无法满足实时系统的要求。
总之,尽管神经元网络对很多专门问题的确非常有效,但仍未解决通用智能系统的核心问题。来看看王培先生的努力吧。 请看链接
3 NARS系统的理论预设
如前所述,智能是“一个适应系统在知识和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工作的能力”,所以思维不遵循“经典逻辑” ,即不是从公理推出定理,而是非公理化逻辑,根据系统的经验确定概念的意义和陈述的真值,也就是NARS的智能体现为一种元能力,即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是通用的能力,而不是直接体现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关于知识和资源不足,具体指以下三点,王培在一个哲学家的科学实验 —— 徐英瑾《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 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评介 https://cis.temple.edu/~pwang/Chinese/XuBook.pdf
一文中这样解释
-
智能系统只能依赖于有限的信息加工资源。有限性指处理器的数量、速度以及存储空间的容量。对于智能机器人,有限性也包括能量储备和直接感知运动能力。
-
智能系统必须实时工作。这就是说新任务可能在任何时刻出现,并且均有完成时间要求,如“五分钟之内”或“越快越好”等等,因此多个任务会争夺系统资源。
-
智能系统必须对未来经验报完全开放的态度。这就意味着新知识可能和已有知识相冲突,新问题可能超出系统的知识范围,而这些情况均不应导致系统的瘫痪。
NARS系统基于人类的思维活动特征,在信息加工原则上基于人类的基本特点,而不是复制人的个别解决问题能力,是非常有意义有突破的智能系统。来看看其主要结构吧。纳思是一个推理系统框架,以统一实现各种传统上不被看作推理的认知功能, 如学习、联想、规划、感知、决策、操作、通讯等。这些功能不是由彼此独立的模块分别完成的, 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侧面。纳思系统主要包括逻辑部分和控制部分。
纳思的逻辑部分是“非公理化”的,根据系统的经验确定概念的意义和陈述的真值,因为其中没有一个来自经验的陈述具有 “公理”的逻辑地位,即其真值不可能被未来的经验所挑战。这个系统帮助传统逻辑中无法包容的归纳、类比等非演绎推理在统一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纳思的控制部分是有效地分配系统的资源。在大量推理活动竞争有限资源的情况下, 综合了竞争者(概念、任务、知识等)的自身特征、系统对其以往效用的评价、与当前系统目标的相关性等因素,根据其优先程度,为其分配系统的时间和空间。一个完整复杂问题的解决包括各个小步骤,每个步骤遵循相应的算法,这些算法的组合依赖于系统的历史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上图是NARS架构图,解释如下
- 内存存储任务和信念,以及其他信息
- 带有例程的推理引擎实现推理规则
- 缓冲区保存正在处理的数据项
- 输入输出通道将系统与环境连接起来
4 参考资源
opennars 代码
王培教授在 微信公众号《返朴》建了一个专辑 AI那厮合集
以下是专辑中的文章
通用人工智能的四大基本问题 |「AI 那厮」开篇辞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人工智能相关问题。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