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操作系统功能

进程管理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互斥(多个程序同步执行,获取数据,解析数据,显示数据配合工作),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调度。

存储管理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安全性),内存扩充(地址线32根线,地址不能超过2的32次方)虚拟内存

文件管理: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不用知道文件的内存地址),安全性(用户权限rwx)

设备管理

缓冲管理,设备分布,设备处理(输入输出)

用户接口

命令接口(shell),程序接口(API),图形管理(window界面)

二.操作系统分类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将程序给操作员,操作员收到一定作业交给计算机,计算机将结果给到用户

  • 缺点:不能调试程序
  • 优点:自动化高,资源利用率高,效率高
单道批处理:自动线,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提高cpu利用,提高IO和内存利用率。

特权指令: 只能由监控设备执行的指令,用户只能执行一般指令,如需执行,处理器会将控制权交给监控程序。
假脱机技术: 将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由输入输出井,输入输出缓冲区,输入输出进程,请求打印队列。

2. 输入输出井+缓冲区
  • 输入井:模拟输入设备是的磁盘,用于收容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
  • 输入缓冲区:主存中

数据流程

  • 输入设备——>输入缓冲区——>输入井 :输入进程
  • 输出井——>输出缓冲区——>输出设备

2. 分时操作系统:

通过终端交互式的向系统题出指令,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请求。

  1. 多路:多个用户在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
  2. 独占:用户感受不到计算机为他人服务
  3. 及时:及时响应
  4. 交互:可以调试

3. 实时操作系统:

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事件内,完成事件的处理,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军事,工业控制)

  1. 多路性,独立,及时,交互,可靠

4. 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内核小,专业性,系统精简,高实时,多任务

5. 个人操作系统:界面友好,

6.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CS模式,对等模式)

7. 分布式操作系统:

  1. 分布性:多个处理单元由互联网络连接形成。
  2. 并行:多个服务器一起运行
  3. 透明:各个单元一样
  4. 共享:资源共享
  5. 健壮:一个处理器坏了,不影响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结构:

按功能和特征要求,将系统分解,抽象和综合,使结构清晰,方便使用。

  1. 整体式结构:按功能将各个功能分开,各个模块直接相互调用。
  2. 层次式结构:分层,上层依赖下层。
  3. 微内核(cs)结构:只留核心的功能,用户自己扩充功能,文件服务。

注:多用户分时:unix,linux

Logo

技术共进,成长同行——讯飞AI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