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PAD图
它既克服了传统的流程图不能清晰表现程序结构的缺点,又不像N-S图那样受到把全部程序约束在一个方框内的限制,这就是其优势所在。(6)PAD图的符号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方法的使用。每遇到判断或循环,就自左向右进人下一层,从表示下一层的竖线上端开始执行,直到该竖线下端再返回上一层的竖线的转人处。容易将PAD图转换成高级语言源程序,这种转换可用软件工具自动完成,从而可省去人工编码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软件可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由日本日立公司1973年发明以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它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将这种图翻译成程序代码比较容易。它既克服了传统的流程图不能清晰表现程序结构的缺点,又不像N-S图那样受到把全部程序约束在一个方框内的限制,这就是其优势所在。
PAD图的优点表现在如下6个方面。
(1)使用PAD符号所设计出来的程序必然是结构化程序。
(2)PAD图所描绘的程序结构十分清晰。图5.6中最左面的竖线是程序的主线,即第一层结构。
(3)随着程序层次的增加,PAD图逐渐向右延伸,每增加一个层次,图形向右扩展一条竖线。PAD图中竖线的总条数就是程序的层次数。
(4)用PAD图表现程序逻辑,易读、易、易记。PAD图是二维树形结构的图形
程序从图中最左竖线上端的结点开始执行,自上而下,从左向右顺序执行,遍历所有点。容易将PAD图转换成高级语言源程序,这种转换可用软件工具自动完成,从而可省去人工编码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软件可靠性和软件生产率。
(5)既可用于表示程序逻辑,也可用于描绘数据结构。
(6)PAD图的符号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方法的使用。开始时设计者可以定义一个抽象的程序,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而使用def符号逐步增加细节,直至完成详细设计。如图5.7所示是一个使用 def符号逐步细化的示例。
PAD图是面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为常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整套相应的图形符号。由于每种控制语句都有一个图形符号与之对应,显然将PAD图转换成与之对应的高级语言程序比较容易。
PAD图的执行顺序从最左主干线的上端的结点开始,自上而下依次执行。每遇到判断或循环,就自左向右进人下一层,从表示下一层的竖线上端开始执行,直到该竖线下端再返回上一层的竖线的转人处。如此继续,直到执行到主干线的下端为止。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