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受邀去某五星级酒店,参加了《2025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主题活动》。

会议由浙江卫视首席主播、主持人、浙江省青联副主席席文主持。

浙江省科协、浙江广电集团等领导进行了致词。

院士现场发证书

中国科学院朱位秋院士现场给我们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家委员颁发了证书。

大会还印发了专家手册,有每个专家委员的介绍。

有研究员、有教授、有博导、有硕导、有技术专家、安全专家等。

开完会回去拿给儿子看,我问哪个是爸爸,他翻了半天没找着。

我说这难道不是??

他说,这不像啊,人家多白…

顿时语塞…

正如上一篇公众号中介绍的一样,重要的会议我都喜欢用 AI 工具实时语音转文字记录下来。

方便后面用 AI 整理和学习,本次也不例外。

朱位秋院士对人工智能专家的寄语

朱位秋院士现场发表了寄语,讲得高屋建瓴、语重心长。

主要内容如下:

此次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牵头组建专家服务团,全省范围选拔出 150 位具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的首批专家,真正抓住了人才驱动创新的核心。

在座的各位专家既有高等院校的学术带头人,也有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关键领域的实践精英。

你们手中的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有更是一份推动浙江人工智能走技术高地,迈向产业高地的责任。

我想对各位专家同仁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要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在大模型、智能硬件、控制软件等关键领域,持续的攻关,把论文写在浙江的产业主张上,让更多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为浙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制造高地提供了核心的支持。

第二要做产业融合的推动者,人工智能不是空中楼阁,唯有与实践、与实体经济结合才能彰显价值。期待各位专家深入不同行业的场景,既当技术顾问,也当需求的调研员,帮助企业找准人工智能的切入点。比如在广播电子行业探索内容生产智能电子智能化建设,在制造业打造无人车间智能工厂,让技术真正的成为升级的加速器。

第三要做知识总结的传播者,提升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是推动智能社会建设的基础。希望大家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科普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复杂的技术,用深度鲜活的案例展现人工智能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 AI,拥抱 AI,为浙江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长陈喜群、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叶晓龙等也做了主题报告。

火山引擎助力产业数智化升级

火山引擎工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作了:豆包大模型、数据飞轮、AI 云原生,助力产业数智化升级,共赢大模型时代机遇的报告。

讲到智能体落地热潮 PR视角和落地视角的两条“平行线”问题。

提到需要克服模型缺陷问题。

讲到如何从一个好模型到一个好应用。

他还特别提到了数据对 AI 业务(模型、应用)的重要性。

还讲到了一个好应用到一个好战略,企业落地 AI的常见误区。

讲到了 AI 在企业落地的三段旅程等等。

“人工智能+”圆桌对话

最后专家学者进行了 “人工智能+”圆桌对话。

一些关键要点:

  • AI 应用已从边缘业务试验转向核心业务场景,智能体需求激增;未来将更注重多智能体协同完成复杂任务,推动服务自主化。

  • 需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审核,防止带有偏见的结果影响决策

  • 教育领域强调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需严格管控数据采集和使用流程,避免泄露或侵权风险。

  • 员工担忧被替代,企业文化冲突频发;需通过培训转型、岗位优化缓解焦虑,而非简单削减人力。

  • 2025 年被视为智能体标准化关键节点,大模型将从“知道怎么做”迈向“直接执行”,嵌入现有软件或催生全新超级应用。

  • 专家预警 90% 传统岗位可能被重构,倒逼人类重新思考职业定位;同时期待AI释放创造力,赋能高质量生活。

总结

现在我们正处在巨大的技术变革之中。

大家虽然身处同一个时代,虽然每个人都可以用AI,但是对 AI 的认知层次完全不同。

我坚信,未来属于最能用好 AI 工具,最懂 AI 技术,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的人。

正如朱位秋院士所说,人工智能专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复杂的技术,用深度鲜活的案例展现人工智能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 AI,拥抱 AI。

如果你对 AI 也感兴趣,想要跟上 AI 的发展节奏,欢迎关注我,我将持续分享更多有用的 AI 相关内容。


我的近期文章:


悟鸣,用 AI 解决真实问题的实战派。

不聊虚的,只分享“有用”的 AI 经验。关注我CSDN 和公众号(见下方↓↓↓),一起跟上 AI 时代发展。

Logo

技术共进,成长同行——讯飞AI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