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鸽巢原理
假设n个抽屉至多有1件物品,那么至多有n件物品,与有n+1件物品的条件矛盾,故鸽巢原理成立。个“物品”),根据鸽巢原理,至少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余数类,即这两个数的余数相同。证明任意选取的 n + 1个整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它们的差为n的倍数。如果把n+1件物品放进n个抽屉,必定存在至少一个抽屉里有超过两件物品。个整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它们的差为。件物品,与题设矛盾,故原定理成立。个物品放进n个抽屉,
1.1鸽巢原理的简单形式
如果把n+1件物品放进n个抽屉,必定存在至少一个抽屉里有超过两件物品。
证明:使用反证法
假设n个抽屉至多有1件物品,那么至多有n件物品,与有n+1件物品的条件矛盾,故鸽巢原理成立。
例题
例1. 证明任意选取的 n + 1个整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它们的差为n的倍数。
可以使用鸽巢原理(抽屉原理),具体步骤如下:
-
余数分类:
每个整数除以 nnn 的余数只有0,1,2,…,n−10, 1, 2, \ldots, n-10,1,2,…,n−1 这 nnn 种可能。将整数按余数分为 nnn) 类(即 nnn 个“抽屉”)。 -
应用鸽巢原理:
若选取 n+1n + 1n+1 个整数(即n+1n + 1n+1个“物品”),根据鸽巢原理,至少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余数类,即这两个数的余数相同。 -
推导差值性质:
设这两个数为 a=n⋅q1+ra = n \cdot q_1 + ra=n⋅q1+r和b=n⋅q2+rb = n \cdot q_2 + rb=n⋅q2+r,其中rrr 是相同的余数。它们的差为:
a−b=n⋅(q1−q2), a - b = n \cdot (q_1 - q_2), a−b=n⋅(q1−q2),
显然a−ba - ba−b 是nnn 的倍数。
结论:
因此,任意选取的n+1n + 1n+1 个整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它们的差为nnn 的倍数。
1.2鸽巢原理的加强形式
若把q1+q2+…+qn−n+1q_1+q_2+\ldots+q_n-n+1q1+q2+…+qn−n+1个物品放进n个抽屉,则第iii个抽屉里至少有qiq_iqi个物品,i∈[1,n]i \in[1,n]i∈[1,n]。
证明:同样是反证法
假设第iii个抽屉里最多qi−1q_i-1qi−1件物品,则n个抽屉最多有q1+q2+…+qn−nq_1+q_2+\ldots+q_n-nq1+q2+…+qn−n件物品,与题设矛盾,故原定理成立。
这个定理令q1=q2=⋯=qn=rq_1=q_2= \dots=q_n=rq1=q2=⋯=qn=r有几条推论:
推论 1.2.1
若将 n(r−1)+1n(r-1) + 1n(r−1)+1 个物品放入 nnn 个盒子中,则至少有一个盒子中有 rrr 个物品。
推论 1.2.2
设 m1,m2,⋯ ,mnm_1, m_2, \cdots, m_nm1,m2,⋯,mn 是nnn 个整数,且满足:
m1+m2+⋯+mnn>r−1, \frac{m_1 + m_2 + \cdots + m_n}{n} > r - 1, nm1+m2+⋯+mn>r−1,
则 m1,m2,⋯ ,mnm_1, m_2, \cdots, m_nm1,m2,⋯,mn 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rrr。
推论 1.2.3
若将 mmm 个物品放入 nnn 个盒子中,则至少有一个盒子中有不少于
⌈mn⌉ \left\lceil \frac{m}{n} \right\rceil ⌈nm⌉
个物品。其中,⌈mn⌉\left\lceil \frac{m}{n} \right\rceil⌈nm⌉ 是不小于 mn\frac{m}{n}nm 的最小整数,即向下取整。
1.3Ramsey问题与Ramsey数
1.3.1Ramsey问题
内容:任何6人的聚会,总有3人互相认识或3人互相不认识
证明:通过图论和鸽巢原理:
1. 问题转化为图论模型
将6人视为图的6个顶点,边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
- 若两人认识,边染为红色;
- 若两人不认识,边染为蓝色。
我们需要证明图中必然存在一个红色三角形(3人互相认识)或一个蓝色三角形(3人互相不认识)。
2. 选取任意一人A,分析其与其他5人的关系
根据鸽巢原理,A与其他5人的边中,至少存在⌈52⌉=3\left\lceil \frac{5}{2} \right\rceil=3⌈25⌉=3条边颜色相同,则有以下两种情形:
- 情形1:A至少与3人认识(至少有3条红边);
- 情形2:A至少与3人不认识(至少有3条蓝边)。
3. 对两种情形分别讨论
情形1:A至少认识3人(设为B、C、D)
BCD之间三条边用两种颜色连接至少有⌈32⌉=2\left\lceil \frac{3}{2} \right\rceil=2⌈23⌉=2条边颜色相同
- 若B、C、D中有任意两人互相认识(存在红边),则这两人与A构成一个红色三角形。
- 若B、C、D之间均不认识(所有边为蓝色),则B、C、D构成一个蓝色三角形。
情形2:A至少不认识3人(设为B、C、D)
同理
- 若B、C、D中有任意两人互不认识(存在蓝边),则这两人与A构成一个蓝色三角形。
- 若B、C、D之间均认识(所有边为红色),则B、C、D构成一个红色三角形。
4. 结论
无论哪种情形,必然存在一个红色三角形或蓝色三角形,即存在3人互相认识或互相不认识。
1.3.2Ramsey数
定义:
完全图:若n个顶点之间,任意两个点之间有一条边,则这个图为完全图KnK_nKn。
前面的Ramsey问题即:在K6K_6K6中至少有一个红色或蓝色K3K_3K3。
拓展可得Ramsey数的定义:
对于任意正整数mmm 和 nnn,Ramsey数 R(m,n)=NR(m, n)=NR(m,n)=N表示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NN:
无论将NNN 个顶点的完全图的边如何染成红色或蓝色,图中必然存在一个由 mmm个顶点组成的红色完全子图,或者一个由nnn 个顶点组成的蓝色完全子图。
经典例子
- R(3,3)=6R(3, 3) = 6R(3,3)=6:在任意6人的聚会中,总有3人互相认识(红色三角形)或3人互相不认识(蓝色三角形)。这是Ramsey理论中最著名的结论。
数学表述
r(m,n)=min{N∈N∗∣任意 N 顶点的红蓝边完全图必含红 Km 或蓝 Kn} r(m, n) = \min \left\{ N \in \mathbb{N}^* \mid \text{任意 } N \text{ 顶点的红蓝边完全图必含红 } K_m \text{ 或蓝 } K_n \right\} r(m,n)=min{N∈N∗∣任意 N 顶点的红蓝边完全图必含红 Km 或蓝 Kn}
表中是已知的Ramsey数:
1.3.3相关定理
- 对于任意a≥3,b≥3a\geq3,b\geq3a≥3,b≥3有r(a,b)≤r(a−1,b)+r(a,b−1)r(a,b)\leq r(a-1,b)+r(a,b-1)r(a,b)≤r(a−1,b)+r(a,b−1)
- 对于每对正整数p,qp, qp,q,Ramsey 数 r(p,q)r(p, q)r(p,q) 存在且满足r(p,q)≤(p+q−2p−1)r(p, q) \leq \binom{p + q - 2}{p - 1}r(p,q)≤(p−1p+q−2)
证明:通过数学归纳法:
1. 基础情形
当 p=1p = 1p=1 或 q=1q = 1q=1 时,Ramsey 数为:
r(1,q)=1和r(p,1)=1. r(1, q) = 1 \quad \text{和} \quad r(p, 1) = 1. r(1,q)=1和r(p,1)=1.
此时,组合数上界为:
(1+q−20)=1和(p+1−2p−1)=1, \binom{1 + q - 2}{0} = 1 \quad \text{和} \quad \binom{p + 1 - 2}{p - 1} = 1, (01+q−2)=1和(p−1p+1−2)=1,
显然成立。
2. 归纳假设
假设对所有满足 p′+q′<p+qp' + q' < p + qp′+q′<p+q 的正整数对(p′,q′)(p', q')(p′,q′),命题成立,即:
r(p′,q′)≤(p′+q′−2p′−1). r(p', q') \leq \binom{p' + q' - 2}{p' - 1}. r(p′,q′)≤(p′−1p′+q′−2).
3. 归纳步骤
考虑 r(p,q)r(p, q)r(p,q)。根据 Ramsey 数的递归不等式:
r(p,q)≤r(p−1,q)+r(p,q−1). r(p, q) \leq r(p-1, q) + r(p, q-1). r(p,q)≤r(p−1,q)+r(p,q−1).
由归纳假设,右侧满足:
r(p−1,q)≤((p−1)+q−2(p−1)−1)=(p+q−3p−2), r(p-1, q) \leq \binom{(p-1) + q - 2}{(p-1) - 1} = \binom{p + q - 3}{p - 2}, r(p−1,q)≤((p−1)−1(p−1)+q−2)=(p−2p+q−3),
r(p,q−1)≤(p+(q−1)−2p−1)=(p+q−3p−1). r(p, q-1) \leq \binom{p + (q-1) - 2}{p - 1} = \binom{p + q - 3}{p - 1}. r(p,q−1)≤(p−1p+(q−1)−2)=(p−1p+q−3).
因此,
r(p,q)≤(p+q−3p−2)+(p+q−3p−1). r(p, q) \leq \binom{p + q - 3}{p - 2} + \binom{p + q - 3}{p - 1}. r(p,q)≤(p−2p+q−3)+(p−1p+q−3).
根据组合数的加法公式(n−1k−1)+(n−1k)=(nk)\binom{n-1}{k-1} + \binom{n-1}{k} = \binom{n}{k}(k−1n−1)+(kn−1)=(kn),得:
r(p,q)≤(p+q−2p−1). r(p, q) \leq \binom{p + q - 2}{p - 1}. r(p,q)≤(p−1p+q−2).
4. 存在性
通过归纳法可知,对所有p,qp, qp,q,r(p,q)r(p, q)r(p,q) 的上界为有限数,因此r(p,q)r(p, q)r(p,q) 必然存在。
1.4 Ramsey数扩展形式
把原来的Ramsey数的定义扩展到n种颜色,就得到了Ramsey数扩展形式的定义。记为:
r(a1,a2,…,an)=Nr(a_1,a_2,\dots,a_n)=Nr(a1,a2,…,an)=N
Ramsey定理:
N(q1,q2,…,qn;t)N(q_1,q_2,\dots,q_n;t)N(q1,q2,…,qn;t)表示满足定理条件的整数。其中下标n表示用n种颜色,t表示把t个物品绑定成一个整体进行划分。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