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1.1 操作系统的概念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从软件观点看它是个大型软件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负责管理资源从进程观点看它由多个程序组成从虚拟机观点看,它统称为操作系统虚拟机从服务提供者观点看,它是服务提供者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进程控制、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文件管理: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
操作系统 2023年2月更新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 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操作系统特征
- 并发性: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同时存在若干个运行的程序。例如两个程序交替在CPU上运行(单处理器)。
- 共享性
- 随机性
-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
- 从软件观点看它是个大型软件系统
-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负责管理资源
- 从进程观点看它由多个程序组成
- 从虚拟机观点看,它统称为操作系统虚拟机
- 从服务提供者观点看,它是服务提供者
- 操作系统的功能(四个管理)
- 进程管理:进程控制、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
- 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 文件管理: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
- 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1 为用户程序提供系统调用接口;2 负责外部设备的分配,启动和故障处理; 3 管理通道、网卡等数据结构;4 提供中断技术、通道技术、虚拟设备技术和缓冲技术。
1.2 操作系统发展
手工操作-监控程序-多道批处理-分时系统-UNIX通用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
1.3 操作系统分类(重点)
1.3.1 批处理系统 Batch processing operating system
组成一批用户作业再处理。
不能干预。
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高、资源利用率高、作业吞吐量大。
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运行成本也不低。
1.3.2 分时系统 time-sharing
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若干个小片段,称为时间片。
具有多路性(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交互性(方便调试程序)、独占性(感受不到他人的使用)和及时性(能够及时响应)的特点。
资源利用率不高。
分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及时响应用户输入的交互命令。
1.3.3 实时操作系统 real-time
计算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
它的特点是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实时响应用户的请求、过载防护和高可靠性。
1.3.4 嵌入式操作系统
高可靠性、实时性、占有资源少、智能化能源管理、易于连接、低成本等优点。
1.3.5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有图形界面。
1.3.6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有机地连接起来。
1.3.7 分布式操作系统
将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这一种系统称为分布式系统。
主要特点:1 是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具有统一性)、2 资源深度共享、3 透明性和4 自治性 主机都处理平等地位没有主从关系 5 可靠性。
1.3.8 智能卡操作系统
1.4 操作系统结构
- 整体式结构:缺点有 1 模块间转接随便,独立性差;2 数据基本上作为全程量处理 任一程序均可对其进程存取和修改 3 系统结构的可适应性比较差。
- 层次结构
- 微内核结构:可靠、灵活、适宜于分布式处理的计算环境。适用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1.5 其他知识点
注意BSD也是一个操作系统,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伯克利软件套件)是Unix的衍生系统,在1977至1995年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和发布的。
中断: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引起中断称为访管中断。
管态与目态:操作系统处于管态可以具有较高的特权级别,能够执行全部指令。核心态是操作系统内核所运行的模式,关中断指令、屏幕中断等为内核态指令。核心态和用户态都指的是CPU在运行时所处的状态。处理器在用户态转换为系统态使用访管中断,系统态转到用户态使用修改程序状态字。
互斥共享: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打印机。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软件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虚拟机观点和服务提供者观点。
当用户程序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文件读写功能时,该功能受限执行的指令是访管指令。
操作系统的接口:
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界面接口。fork()创建进程采用了系统调用命令接口。write()是打印输入的命令。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