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碳超标发愁?智能碳预算管理,降本又增效!
工业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2025年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能碳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微电网能碳管理平台,旨在实现能源与碳排的数字化、标准化与智能化管理。
·
一、背景分析
工业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2025年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能碳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微电网能碳管理平台,旨在实现能源与碳排的数字化、标准化与智能化管理。
二、解决方案
2.1 能碳管理思路
以能源管理为碳管理的基础,精细化管控,建立能耗三级计量,建立能耗强度管理体系,进行能效对标及策略管理。
碳盘查以能源消耗排放为主,扩展统计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源,实施碳计划管理,谈追踪,实施碳减排措施,提升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能力。
(1)碳排查
- 计算模型:确定排放源和排放因子
- 数据采集:采集各排放源活动数据
- 盘查清册:温室气体量化,生成盘查清册
- 盘查报告:不确定性评估,生成碳盘查报告
(2)碳计划
- 配额测算:测算碳配额抵消及下年度碳配额
- 配额分解:制定碳排放指标分解计划
- 配额考核:评定各考核对象指标达成率
(3)碳追踪
- 碳排分析:统计碳排放情况及碳排结构
- 碳流图:跟踪能源在输入、分配、消耗、生产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
- 异常管理:碳排放超标告警及提醒
(4)碳交易
- 交易记录:汇总碳交易记录
- 交易决策:市场行情分析,为碳交易策略提供支撑
(5)碳减排
- 节能分析:评估重点耗能设备能效,提供设备能效调优建议
- 协调调度:充放电及需求侧响应策略,提高新能源消纳
2.2 节能降碳路径
(1)能碳数字化
形成企业-车间-设备三级能耗及能效数据,并按标准计算成碳排放数据
(2)全面碳盘查
以能耗数据为基,划分碳盘查范围,统计范围内碳排放源及形成数据分析
(3)实行碳计划
形成能流与碳流,对各级管理单位制定减排计划。
(4)用能策略优化
从管理措施到设备技改等多方面实施优化措施,实现节能降碳
(5)逐步实现碳达峰
建设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逐步构建微电网管理系统
2.3平台功能架构
三、平台主要功能
3.1 能耗查询
3.2 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
3.3 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
3.4 能效对标
3.5 能流分析
3.6 能效平衡与优化
3.7 碳排放分析与碳资产管理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