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AI作业批改支持哪些作业以及批改效果
思励智能作业学习平台采用AI系统实现全科目作业自动批改,包括数学应用题、语文作文、英语阅读等题型。系统不仅能识别答案正误,还能分析错误原因,关联知识点网络,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并推荐错题讲解视频。数学批改可精准识别运算错误类型;语文批改能分析作文立意、结构和语言表达;英语批改涵盖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并指出语法错误。该平台将"机械批改"升级为"智能诊断",
一、AI作业批改功能说明
思励智能作业学习平台采用人工智能作业批改系统可以自动批改所有作业和试卷,包括数学应用题,语文作文题阅读题,英语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的自动批改和智能点评。支持自动分析试题知识点,生成学习报告,自动整理错题并推荐相似题,并可提供对应试题的视频讲解,实现学生作业的全流程跟踪分析,从而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学生辅导中。
二、对各科目核心试题的批改效果
通过精准识别错误(而非仅看结果)、深度分析原因(而非笼统点评)、关联知识点网络(而非孤立试题),AI系统实现了“从批改到辅导”的闭环,既解放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又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可追溯的学习支持。其本质是将“机械批改”升级为“智能诊断”,让作业从“评价工具”变为“学习工具”。
(1)数学核心试题样例
1.数学选择题批改结果
识别结果:B
判断结果:错误
思考:原试题答案为A,学生答案为B。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2}\cdot m^{3}=m^{2 + 3}=m^{5}$,选项A符合要求;选项B中$m^{2}$与$m^{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选项C中$m^{10}\div m^{2}=m^{10 - 2}=m^{8}$;选项D中$(m^{2})^{3}=m^{2\times3}=m^{6}$。所以只有选项A的计算结果为$m^{5}$。判断依据是对比学生答案与原试题答案的字母是否相同。
错误分析:对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理解和运用错误。学生可能没有掌握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这一法则,或者对同类项合并以及幂的乘方等法则混淆,误认为$m^{2}+m^{3}$的结果是$m^{5}$,实际上$m^{2}$与$m^{3}$不是同类项不能直接合并。
2.数学应用题批改结果
判断结果:1.正确 2.正确 3.错误
识别结果:
(1) 证明:∵在⊙O中,∴∠ACE = ∠ABE ∵AB = AD
∴∠ABD = ∠ADB ∴∠ACE = ∠ADE
(2) ① 解:如图2,连接AO,CO,
∵AB = AC ∴∠AOB = ∠AOC
∵AO = BO = CO ∴∠OBA = ∠OAB = ∠OAC = ∠OCA
∴∠OBA = ∠OAB = 1/2∠BAC
∵AC = AD ∴∠ACD = ∠ADC
∵∠ACE = ∠ADE
∴∠ECD = ∠EDC = 1/2∠BEC
∵∠BAC = ∠BEC
∴∠BAC = ∠BEC ∴∠OBA = ∠OAB = ∠ECD = ∠EDC
∴△ABO∽△CDE ∴AB/CD = OB/EC
∵AB = 2CD ∴BO = 2EC BE = 4EC
∵BD经过圆心O,∴BD是⊙O的直径
∴∠BCE = 90° ∴cos∠BAC = 1/4
② 延长AO交BC于点F
∵AB = AC,∠OAB = ∠OAC
思考:
1. 对于(1):学生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ACE = ∠ABE,再结合AB = AD推出∠ABD = ∠ADB,从而证明出∠ACE = ∠ADE,推理过程和原答案一致。
2. 对于(2)①:学生连接AO、CO后,根据AB = AC,AO = BO = CO等条件,逐步推导得出∠OBA = ∠OAB = 1/2∠BAC ,以及∠ECD = ∠EDC = 1/2∠BEC,再利用∠BAC = ∠BEC证明△ABO∽△CDE,根据AB = 2CD得到BO = 2EC、BE = 4EC ,最后由BD是直径得出∠BCE = 90°,进而求出cos∠BAC = 1/4,整个推理和计算过程与原答案相符。
3. 对于(2)②:学生仅写出了“延长AO交BC于点F”和“∵AB = AC,∠OAB = ∠OAC”,未完成后续求解⊙O半径的过程。
核对过程是将学生答案的每一步推理、计算以及结论和原答案的解析过程逐一对比,判断依据是推理是否符合几何定理和逻辑,计算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完整。
(2)语文核心试题样例
1.语文阅读题批改结果
识别结果:3. ①福奎让猫叼走鱼②福奎不愿做出改变4. 答: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快活地哼起小曲儿”表现出福奎看到大贵不高兴地离开后欢快的心情。5. 答: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表现出渔船破败的景象。6. 答:①马灯是福奎夜间照明的工具 ②马灯的光吸引小鱼。③马灯在黑暗中发出光亮,与对岸的富丽堂皇形成对比。7. 答:①福奎习惯了打渔生活,打渔让他觉得自由快活。②福奎排斥去味精厂工作,虽然他穷,不为眼前利益打动。8. 答: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没有自我放弃,而是选择继续战斗,展现出他钢铁般的意志。
判断结果:3. 正确 4. 错误 5. 错误 6. 错误 7. 正确 8. 正确
思考:
1. 第3题:学生答案“福奎让猫叼走鱼”“福奎不愿做出改变”与原答案一致,判断正确。
2. 第4题:原答案提到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望着”“哼起小曲儿”生动地表现出福奎看到大贵败兴离开时的快活神态和轻松心情,“蹦蹦跳跳”一词将大贵的手扶拖拉机拟人化,既描绘出拖拉机行驶的状态,又从侧面衬托出福奎内心的喜悦,突出了福奎对大贵的厌恶以及成功捉弄大贵后的畅快之感。学生只答出动作描写,未提及神态描写和拟人手法以及对福奎厌恶大贵等情感的体现,判断错误。
3. 第5题:原答案指出此环境描写展现了渔船破败的景象,从侧面反映出葛川江渔业的衰落,暗示了味精厂废水排放对渔业的严重破坏,渲染了一种萧条、落寞的氛围,为福奎坚守传统打鱼生活方式的艰难处境作铺垫,也烘托出福奎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孤独形象。学生仅答出“表现出渔船破败的景象”,未答出其他作用,判断错误。
4. 第6题:原答案提到马灯是福奎夜间打鱼的照明工具,它是福奎传统打鱼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马灯的光亮吸引小鱼,这一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引出福奎对小鱼的态度以及他对未来的幻想;马灯在黑暗中发出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烘托出福奎在江中的孤独身影以及他内心的执着与宁静;马灯贯穿小说始终,增强了小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的结构更加紧凑。学生答案答出了部分要点,但未答出马灯是传统生活象征、推动情节、营造氛围和增强结构等方面,判断错误。
5. 第7题:学生答案涵盖了福奎习惯打渔生活以及拒绝去味精厂工作体现其不被利益打动的要点,与原答案意思相符,判断正确。
6. 第8题:学生答案与原答案中保尔的相关内容相符,判断正确。
错误分析:
4. 答案不完整,只答出动作描写,未提及神态描写和拟人手法,也没有分析出对福奎厌恶大贵等情感的体现。
5. 答案不完整,只答出环境描写展现的表面景象,未答出其在反映渔业衰落、暗示污染、渲染氛围和烘托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6. 答案不完整,只答出马灯的部分作用,未答出马灯作为传统生活象征、推动情节、营造氛围和增强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2.语文作文批改结果
1. 主题与立意:<思考>作文以“月圆与月缺,皆是人生”为题,开篇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确指出人生会遇到圆满与缺憾,就如同月亮的圆缺,将月的自然现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全文围绕要学会欣赏和珍惜人生的圆满与缺憾展开论述,主题明确。立意方面,能从月的圆缺感悟到人生的起伏,有一定的深度,但在新颖性上有所欠缺,是比较常见的对人生的思考。紧扣题目中圆与缺、明与隐的内容要求,从人生层面进行解读。
<点评>主题明确,通过月亮的圆缺巧妙类比人生的圆满与缺憾,使抽象的人生哲理变得较为具体形象。立意有一定深度,传达出要以正确态度看待人生不同状态的观点,但创新性不足,缺乏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整体紧扣题目要求,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紧密结合。
2. 结构与逻辑:<思考>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以诗句引入主题,接着分别阐述月圆时人们的美好感受和月缺时的孤独失落,并将月缺类比人生挫折,指出挫折是成长机会。然后进一步论述人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应学会面对和欣赏缺憾。最后总结强调月圆月缺都是人生一部分,要勇敢面对困难,珍惜美好时光。段落层次较为清晰,逻辑上从月的现象到人生境遇,再到面对人生的态度,逐步推进,较为连贯。
<点评>结构合理,总分总的结构使得文章层次分明。逻辑连贯,从自然现象到人生感悟的过渡自然流畅,层层递进地阐述观点,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但在论述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衔接稍显平淡,缺乏更紧密的逻辑关联。
3. 语言表达:<思考>语言表达较为流畅,没有明显的语病和错别字。用词较为平实,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想法。在描述月圆和月缺时的感受时,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如“那轮明亮的银盘高悬天际,洒下柔和的月光,照亮了大地。此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心情愉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但整体语言特色不够鲜明,文采性不足。
<点评>语言流畅、准确,能够清楚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定效果,让读者能感受到月圆的美好和月缺的失落。然而,语言较为平实,缺少修辞手法和优美词句的运用,使得文章在文采方面有所逊色,不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语言冲击和美感体验。
4. 修辞手法:<思考>作文中未运用明显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主要以平实的叙述和议论为主。
<点评>由于缺乏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在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上有所欠缺。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本文在这方面较为薄弱,使得表达稍显单调。
5. 内容深度:<思考>内容围绕人生的圆满与缺憾展开,阐述了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以及要珍惜美好时光等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但论述多为泛泛而谈,缺乏具体事例支撑,使得内容不够丰富、具体,深度也受到一定限制。
<点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对人生的感悟有一定深度,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然而,内容不够充实,多是抽象的论述,没有具体的事例来丰富观点,导致文章在深度和说服力上有所不足,难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6. 问题与修改:<思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语言平淡,缺乏文采;二是内容不够丰富具体,缺少事例支撑;三是立意缺乏新颖性。修改建议为:运用修辞手法和优美词句提升语言的生动性和文采;补充具体事例,如名人故事或自身经历,使内容更丰富,增强说服力;尝试从独特角度思考人生的圆缺,提升立意的新颖性。
<点评>作文存在语言平淡、内容空洞和立意普通的问题。修改时可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采。内容方面,补充具体事例,如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却依然豁达乐观,用他的经历来诠释如何面对人生的缺憾。立意上,可以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如从月缺是为了下一次月圆的蓄力,思考人生的挫折也是为成功积累经验等。
7. 优化建议及更优写法:<思考>内容上,增加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结构上,在各部分过渡处使用更自然巧妙的衔接语。语言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引用诗词名句等提升文采。更优写法示例:在论述月缺是积累力量时,可以引用“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后结合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他在困境中积累力量,最终实现复国大业,与月缺蓄力相呼应。
<点评>优化建议:内容上,丰富事例,使观点更有支撑。结构上,优化过渡,使文章更连贯。语言上,增添文采,提升表现力。更优写法可借鉴上述示例,通过引用、举例等方式,将自然现象、名人故事和人生哲理紧密结合,让文章更具深度和魅力。
8. 总评:<评分>65
这篇作文的主要优点是主题明确,结构清晰,逻辑较为连贯,能够围绕人生的圆缺展开论述,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足之处在于语言平淡,文采欠佳;内容不够丰富具体,缺乏事例支撑;立意缺乏新颖性。整体来看,文章在各个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3)英语核心试题样例
1.英语阅读理解批改结果
识别结果:4. B 5. A 6. C 7. B
判断结果:4. 错误 5. 正确 6. 正确 7. 错误
考察内容:4. 词义猜测能力 5. 细节理解能力 6. 细节理解能力 7. 推理判断能力
思考:
1. 第4题,原答案是A,学生答案是B。根据解析,由“Today, we are talking about money.”以及后文围绕金钱展开的内容,可推断出“green paper”指代“money”,学生未能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正确推断。
2. 第5题,原答案是A,学生答案是A。根据解析,依据文中“I made a web - page with links to posts about our financial journey where you can look for more details of where we've been and how we got where we are now.”可知,通过阅读关于作者财务历程的帖子能了解其金钱历史,学生答案与原文相符。
3. 第6题,原答案是C,学生答案是C。根据解析,从第三段“Make your dollars do the job of helping you live the life you want.”以及最后一段“ In the end, I want the dollars I spend to have purpose like I can enjoy life while still planning and saving for the future.”可知,作者认为钱应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学生答案正确。
4. 第7题,原答案是D,学生答案是B。根据解析,由倒数第二段“An afternoon out with my kids during which we stop for ice - cream, and do something fun together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feel.”以及最后一段“In the end, I want the dollars I spend to have purpose like I can enjoy life while still planning and saving for the future.”可知,作者开心是因为钱花在了他想要的生活上,而不仅仅是做了有趣的事,学生对文意理解不准确。
错误分析:
4. 错误原因是没有结合文章上下文语境来猜测词义,仅从字面意思出发,导致理解错误。
5. 答案正确,无错误。
6. 答案正确,无错误。
7.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没有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钱花在想要的生活上才开心”这一观点,只看到表面的“做有趣的事”,推理判断失误。
2.英语短文填空批改结果
识别结果:36. us 37. leave for 38. need 39. on 40. idea
判断结果:36. 正确 37. 错误 38. 正确 39. 正确 40. 错误
考察内容:36. 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及用法 37. 短语的正确时态运用 38. 介词短语的固定搭配及用法 39. 介词短语的固定搭配及用法 40.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及用法
思考:
将学生答案与原答案“36 - 40 us;left for;need;on;ideas”进行核对:
36题:学生答案为“us”,原答案为“us”,一致;
37题:学生答案为“leave for”,原答案为“left for”,原句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此处应用过去式“left for”,学生未用正确形式,不一致;
38题:学生答案为“need”,原答案为“need”,一致;
39题:学生答案为“on”,原答案为“on”,一致;
40题:学生答案为“idea”,原答案为“ideas”,根据语境表示两个人不同的想法,应用复数形式“ideas”,学生未用正确形式,不一致。
错误分析:
37. 错误原因:时态运用错误。句子时态为一般过去时,“leave for”应使用过去式“left for”,学生未考虑时态问题。
40. 错误原因:名词单复数运用错误。根据语境这里表示两个人不同的想法,“idea”是可数名词,应用复数形式“ideas”,学生未注意到名词单复数变化。
3.英语作文批改结果
1. 内容:<思考>作文围绕带Peter体验中国文化的主题展开,包含了制作粽子、参观茶叶博物馆、学习汉字这三项活动以及Peter对应的兴奋、感兴趣、觉得神奇等感受,内容紧扣主题。但每项活动的描述都过于简略,仅简单提及活动和感受,缺乏具体细节,表达不够完整。
<点评>作文内容紧扣主题,涵盖了题目要求的关键活动及感受。然而,内容呈现较为简略,例如在描述制作粽子时,可进一步描述制作过程、Peter的表现等;参观茶叶博物馆时,可说明Peter具体对哪些茶叶知识感兴趣等。整体内容不够丰富饱满。
2. 语言:<思考>
存在多处语法错误,如“go”“visit”“learn”“think”未使用一般过去时形式,应为“went”“visited”“learned”“thought”;“Chinese”指代中文时为不可数,“are”应改为“is”。此外,还有拼写错误“cluture”应为“culture”。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
<点评>语言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语法上,动词时态使用错误以及主谓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同时,出现了拼写错误。这些错误反映出对基础语法和词汇拼写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学习和练习。
3. 组织结构:<思考>使用“First”“Next”“Last”来连接不同活动,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只是简单罗列活动,缺乏内容的充实和上下文的连贯。段落之间过渡生硬,没有对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或整体体验进行进一步阐述。
<点评>作文在组织结构上有一定的逻辑框架,运用连接词对活动进行了排序。但整体内容单一,词汇贫乏,上下文连贯性欠佳。可适当增加过渡语句,如在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时,描述一下Peter的期待或感受的变化等,使文章更加连贯。
4. 字数:<思考>原试题要求词数100 - 120词,该作文词数明显少于要求,远未达到规定字数。
<点评>字数严重不足,与题目要求的100 - 120词相差较大。这会导致内容难以充分展开,影响作文的完整性和得分。在写作时需要有意识地增加内容,丰富细节。
5. 切题:<思考>文章从始至终围绕带Peter体验中国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各项活动的描述,未出现跑题现象。
<点评>作文紧紧围绕主题,没有偏离要求,在内容方向上是正确的,能够按照题目给定的信息进行写作。
6. 句式和词汇:<思考>句式上基本都是简单句,缺乏变化,例如“First, we go home and make zongzi together.”等。词汇方面,使用的都是非常基础常见的词汇,如“go”“make”“visit”等,没有使用高级词汇和短语。
<点评>句式和词汇方面表现欠佳。句式单一,以简单句为主,没有运用复合句等提升文章档次。词汇选择基础,缺乏多样性和高级表达。可学习并运用一些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句式,以及“be fascinated by”“immerse oneself in”等高级词汇和短语。
7. 优化建议及更优写法:<思考>内容上,可增加活动的细节描述,如制作粽子时的动作、材料等;结构上,增加过渡语句和对整体体验的总结;语言上,纠正语法错误,丰富词汇和句式。更优写法示例:Last Saturday, I accompanied Peter, a student from the American sister - school, to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morning, we first headed to my home to make zongzi. Peter was full of curiosity as he watched me prepare the glutinous rice, reed leaves and various fillings. He tried his best to follow my steps, and his eyes sparkled with excitement when the zongzi were finally wrapped. Next, we visited a tea museum. Peter was deeply fascinated by the long - standi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of Chinese tea. He listened attentively to the guide's introduction and even tasted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tea with great interest. In the afternoon, we had a special Chinese character class. Peter was amazed at the beauty and myste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He carefully imitated writing some simple characters with a Chinese brush, immersing himself in this unique cultural experience. Peter kept saying how amazing Chinese culture was throughout the day, which made me extremely proud of our rich cultural heritage.
<点评>优化建议方面,增加细节能让内容更生动,合理的过渡可使结构更连贯,丰富语言能提升整体质量。给出的更优写法示例,在内容上详细描述了每个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结构上过渡自然;语言上运用了“accompany”“be full of curiosity”“be fascinated by”“immerse oneself in”等高级词汇和短语,以及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等,值得学习和借鉴。
8. 总评:<评分>40
作文的主要优点是紧扣主题,逻辑框架基本清晰,明确描述了各项活动和感受。不足之处较为明显,内容简略,语言错误较多,组织结构欠佳,字数严重不足,句式和词汇单一。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加强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学习多样化的句式和高级词汇,丰富写作内容和结构。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