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基于ESP32开发人机对话智能体硬件
最小化开发人机对话硬件,本文采用esp32主控板作为介绍,如何实现硬件和软件的部署,从语音采集、语音识别、语言处理、结果语音合成及语音输出等环节,实现智能体硬件开发。作者希望通过微型智能体硬件的开发,嵌入到需求人群的应用中去,比如老年人日常支持、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传统设备的自然语言表达等。
#从硬件及软件准备,告诉你快速开发人机对话机器人
首先,说说硬件
实现可移动,必然需要硬件加持,移动化不可能到处抱着电脑到处溜达。要想最小化开发,建议使用我推荐的esp32-S主控板,再加一堆外设来实现。
1、主控板:esp32-s,其他也可以,比如树莓派、Nano,类似这些具备linux,便于集成AI模型。
2、麦克风与扬声器,作为不可替代的输入输出元件,必须有。麦克风,建议采用高灵敏度阵列麦克,如mp34DT01-M(很好的拾音和降噪性能)。扬声器,为便于集成建议小尺寸、高保真度,确保音频输出质量高。
3、通讯模块,也就是网络模块。包括wifi\蓝牙\4,5G,支持设备联网及控制。
好了,有了上述,还需要将这些组装和收纳,就需要外壳,通过外壳就可以定义你的产品是狗、是猫了。重点要考虑可扩展及拆卸,后面便于调试和反复装拆。
其次,来沟通下软件
作为一款硬件智能体,智能核心来自软件。人机对话智能体基本能力就是能听会道,道的当然得准确与明白。
能听,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比如不想联网,确保隐私安全、确保时延,那就自己部署离线推理执行的模型,如:TensorFlow Lite 、Kaldi、VOSK ,这是第一类本地化部署。其次,就是第二类,根本就是使用第三方已经训练好的模型的API,如:阿里云语音识别、谷歌sst,还有诸多,这俩本人使用来说很精准。
会道,要想道的精准和明白。需要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听”明白,白话来讲就是语音转换成文本,有了文本,就会通过各种文件、字符流等翻译成字节码交给计算机识别,这件事做好了就听明白了,选对上段优秀的组件就对了。第二件事就是“道”明白,道之前必须经过思考,那思考就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事了,即所谓的NLP,这个能力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推理,所需要的的是算力和算法,个一般在智算中心实现,个人就别掺和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吧,推荐几个专业的人:比如Rasa、阿里的NLP。这些为我们所用后,他就会给我们反馈最好的结果,当然给的就是文本TEXT,有了它,后面就是将文本转换成语音了,这个活,也是有能听介绍中的几类软件来实现,这类技术就是语音合成TTS,最后这个就是我们想要的,通过ESP的数模转换成音频输出。
整个过程,简短说就是:采集、识别、处理、合成、输出。每一步,需要编写程序驱动主控板,通过通讯模块上传下达。
再来说说具体代码
#语音采集与播放
#include "driver/i2s.h"
#define I2S_WS 22
#define I2S_SD 21
#define I2S_SCK 20
void setup_audio() {
i2s_config_t i2s_config = {
.mode = (i2s_mode_t)(I2S_MODE_MASTER | I2S_MODE_RX | I2S_MODE_TX),
.sample_rate = 16000,
.bits_per_sample = I2S_BITS_PER_SAMPLE_16BIT,
.channel_format = I2S_CHANNEL_FMT_ONLY_LEFT,
.communication_format = I2S_COMM_FORMAT_I2S,
.dma_buf_count = 8,
.dma_buf_len = 64,
.use_apll = false
};
i2s_pin_config_t pin_config = {
.bck_io_num = I2S_SCK,
.ws_io_num = I2S_WS,
.data_out_num = I2S_SD,
.data_in_num = I2S_SD
};
i2s_driver_install(I2S_NUM_0, &i2s_config, 0, NULL);
i2s_set_pin(I2S_NUM_0, &pin_config);
}
#语音识别与合成接口(比如使用 HTTP 客户端)
#include <HTTPClient.h>
#include <WiFi.h>
void send_audio_to_cloud(int16_t *audio_data, size_t length) {
WiFiClient client;
HTTPClient http;
http.begin(client, "https://api.example.com/speech-to-text");
http.addHeader("Content-Type", "audio/wav");
// 模拟发送音频数据(需实际编码为 WAV 格式)
int httpResponseCode = http.POST(audio_data, length);
if (httpResponseCode == HTTP_CODE_OK) {
String response = http.getString();
Serial.println("Recognized Text: " + response);
}
http.end();
}
void play_response(const char *text) {
WiFiClient client;
HTTPClient http;
http.begin(client, "https://api.example.com/text-to-speech");
http.add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String json = "{\"text\":\"" + String(text) + "\"}";
int httpResponseCode = http.POST(json);
if (httpResponseCode == HTTP_CODE_OK) {
String audio_data = http.getString();
// 播放音频数据
i2s_write(I2S_NUM_0, audio_data.c_str(), audio_data.length(), NULL, portMAX_DELAY);
}
http.end();
}
#主程序调用,这里setuP()不用管了,main()也隐藏到核心了,主要循环执行loop()即可了。
void loop() {
size_t bytes_read;
int16_t audio_buffer[1024];
// 采集音频
i2s_read(I2S_NUM_0, audio_buffer, sizeof(audio_buffer), &bytes_read, portMAX_DELAY);
// 发送至云端识别
send_audio_to_cloud(audio_buffer, bytes_read);
// 模拟生成回应并播放
play_response("你好,我是你的语音助手");
}
最后,再嘱咐3个事:
1、电源:确保 ESP32 与音频模块使用稳定电源,避免电压波动影响音频质量。
2、音频兼容性,语音识别服务通常要求特定音频格式(如 WAV、PCM),需在 ESP32 上进行格式转换。 一般通过 I2S 采集麦克风输入的就是标准格式。
3、网络稳定性:云端语音识别依赖网络连接,建议使用 ESP32 的 Wi-Fi 功能并配置自动重连机制 。
码了5年,却疏于写文章总结。这是在平台的第一次分享,力争通过简短、准确、摒弃拗口的技术缩写讲白话来让读者看着舒服。但毕竟书写经验不足,表达欠缺,也没有读者反馈与提醒,我想这篇文章肯定是bug百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反馈和交流,如具体的技术细节,我说的不对、不全、不深,欢迎大家提出来,一起提升哈~
最后,祝顺利实现人机对话!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