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腾讯云云服务器:https://curl.qcloud.com/U9i22oWO
腾讯云云硬盘:https://console.cloud.tencent.com/cvm/cbs
在大家购买云服务器时,会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例如实例选项,硬盘大小,但是大家是否有去关注过云硬盘的选型呢?如下表所示,腾讯云云硬盘共有5个规格,按性能比较,从低到高分别为:高性能云硬盘、通用型 SSD 云硬盘、SSD 云硬盘、增强型 SSD 云硬盘、极速型 SSD 云硬盘

性能指标 极速型 SSD 云硬盘 增强型 SSD 云硬盘 SSD 云硬盘 通用型 SSD 云硬盘 高性能云硬盘
单盘最大容量(GB) 32000 32000 32000 32000 32000
单盘最大 IOPS 叠加额外性能后达到1000000 叠加额外性能后达到100000 26000 10000 6000
随机IOPS 性能计算公式 基准性能:随机 IOPS = min{4000+容量(GiB)×100, 50000}
额外性能:最大 IOPS =
min{额外性能值×128, 950000} 基准性能:随机 IOPS = min{1800+容量(GiB)×50, 50000}
额外性能:最大 IOPS = min{额外性能值×128, 50000}
详情请参见 增强型 SSD 云硬盘性能说明 随机 IOPS = min{1800+容量(GiB)×30, 26000} 随机 IOPS = min{1800+容量(GiB)×15,10000} 随机 IOPS = min{1800+容量(GiB)×8, 6000}
单盘最大吞吐量(MB/s) 叠加额外性能后达到4000MB/s 叠加额外性能后达到1000MB/s 260MB/s 190MB/s 150MB/s
吞吐性能计算公式(MB/s) 基准性能:吞吐 = min{120+容量(GiB)×0.5, 350}
额外性能:吞吐 = min{额外性能值×1, 3650} 基准性能:吞吐 = min{120+容量(GiB)×0.5, 350}
额外性能:吞吐 = min{额外性能值×1, 650}
详情请参见 增强型 SSD 云硬盘性能说明 吞吐 = min{120+容量(GiB)×0.2, 260} 吞吐 = min{100+容量(GiB)×0.2, 190} 吞吐 = min{100+容量(GiB)×0.15,150}
单路随机读写时延 0.1ms - 0.5ms 0.2ms - 1ms 0.5ms - 3ms 0.5ms - 3ms 0.8ms - 5ms
特殊说明 极速型 SSD 云硬盘仅支持随 标准存储增强型S5se 实例一同购买,购买其他类型云服务器时不可使用极速型 SSD 云硬盘,也不可单独购买极速型 SSD 云硬盘

增强型 SSD 云硬盘仅支持挂载至 S5、M5、SA2 及以上的新代次实例规格,挂载至旧代次实例时无法保证承诺性能
增强型 SSD 云硬盘的单盘最大 IOPS 及单盘最大吞吐量性能受限于其挂载的实例类型。目前仅挂载至最新一代 S6、SA3 实例时可达到单盘最大性能。不同实例类型最大可达到的存储性能指标信息将持续更新,请您保持关注。

| 无 | 无 | 无 |

IOPS计算

在日常使用中,腾讯云云服务器在创建之初默认给大家提供的硬盘类型为**通用型SSD云硬盘 ,**那么其性能如何呢?从下表数据来计算,例如默认为50GiB的一台S5云服务器,那么如果要计算其iops则为 基准iops计算为 1800+50*15 = 2550IOPS,如果硬盘容量增加,那么IOPS也逐步提升,最大为10000IOPS。

疑惑?

那么在查阅文档时,笔者发现腾讯云家的云硬盘产品性能并没有很明确的指出和云服务器有太大的关系,同时云服务器也没有在文档中披露出其不同规格的实例其基准和峰值IOPS。
为何会有这样一个疑惑呢?笔者使用多个云厂商,例如亚马逊云科技,阿里云等,都有在云服务器的文档中明确给出不同实例规格的基准和突发/峰值IOPS

实践

上面提供的理论数据和真实体验是否有差距,让我们用实践来告诉大家(仅测SSD类型的云硬盘)

实验条件

创建一台S5.MEDIUM4的2H4G的云服务器,分别创建增强型SSD、通用SSD、和SSD,然后挂载到云服务器上,使用fio进行性能测试
官方操作手册:https://cloud.tencent.com/document/product/362/6741

image.png
image.png

实验步骤

查看磁盘状况

lsblk

image.png

安装fio

apt update && apt install fio libaio1 libaio-dev

随机读/写测试

fio -bs=4k -ioengine=libaio -iodepth=1 -numjobs=1 -direct=1 -rw=randread -time_based -runtime=600 -refill_buffers -norandommap -randrepeat=0 -group_reporting -name=fio-randread-lat -size=10G -filename=/dev/vdb
fio -bs=4k -ioengine=libaio -iodepth=1 -numjobs=1 -direct=1 -rw=randread -time_based -runtime=600 -refill_buffers -norandommap -randrepeat=0 -group_reporting -name=fio-randread-lat -size=10G -filename=/dev/vdc
fio -bs=4k -ioengine=libaio -iodepth=1 -numjobs=1 -direct=1 -rw=randread -time_based -runtime=600 -refill_buffers -norandommap -randrepeat=0 -group_reporting -name=fio-randread-lat -size=10G -filename=/dev/vdd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实验结果

实例规格 硬盘类型 大小 理论IOPS(基准) 实测iops
S5.MEDIUM4 增强型SSD 50GiB 1800+50*50=4300 4853
SSD云硬盘 50GiB 1800+50*30=3300 3301
通用型SSD 50GiB 1800+50*15=2550 2553

综上所述,实测下来增强型iops还超过了理论iops,其他两款SSD则和理论数据保持一致。

总结

按照腾讯云官方文档测试了一下云服务器上云硬盘的iops读写,其实际性能完全能够达到官网标称的理论数据,其增强型更是超过了理论数据,至于性能更佳的云硬盘需要更高规格的实例。
从表格数据上看,和其他家比,单盘容量最大32TiB仍旧较小,不过可以通过raid 0增加整体大小。
建议腾讯云文档团队,可以在文档中体现出不同规格实例的基准和突增iops

Logo

技术共进,成长同行——讯飞AI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