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返回给前端的json数据格式规范
问题提出:返回给前端的json数据一般包含哪些字段?除了必要的前端所需的数据,还需要其他的为前端提示后端状态、方便前端进行处理的字段。一个项目的开发一般会有规定的的json格式,由前后端共同讨论得出,为了方便前后端的交互,返回的数据一般会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所述选项。
·
问题提出:返回给前端的json数据一般包含哪些字段?
除了必要的前端所需的数据,还需要其他的为前端提示后端状态、方便前端进行处理的字段。一个项目的开发一般会有规定的的json格式,由前后端共同讨论得出,为了方便前后端的交互,返回的数据一般会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所述选项。
问题分析
以查询学生成绩表为例,若前端请求查询课程号为’Comp501’的学生成绩,后端查询完成后若想返回给前端,则一般需要包含以下字段:
(1)code
响应状态码,返回的json数据应该告诉前端返回状态,提示前端该接口数据请求或处理的状态。code的值由前后端协商规定,不同值表示不同含义,示例状态码:
404:请求的接口不存在;
200:接口操作成功
400:接口操作失败
500:服务器错误
(2)message:
响应信息,用于提示前端错误来源。没错就返回ok,有错误就把错误信息写入该字段中,前端根据错误信息进行后续操作,也可以将这个信息展示给用户。
(3)data:
用来存放数据,如果包含多条数据,一般会以对象数组存放列表数据,示例如下:
"data": {
"data_list": [
{
"id": '2024000000',
"name": '李华',
"course": 'Comp501',
"grade": '100'
},
{
"id": '2024000001',
"name": '李明',
"course": 'Comp501',
"grade": '99'
}
],
"total": 2,
"other_attr": '数据的其他属性'
}
如果确定只有一条数据,示例如下:
"data":
{
"id": '2024000000',
"name": '李华',
"course": 'Comp501',
"grade": '100'
}
(4)page
存放分页的页数,有做数据分页的情况下,返回一个page值,表明当前数据属于第几页。
json数据格式展示:
{
"code": 200,
"message": ok,
"data": {
"data_list": [
{
"id": '2024000000',
"name": '李华',
"course": 'Comp501',
"grade": '100'
},
{
"id": '2024000001',
"name": '李明',
"course": 'Comp501',
"grade": '99'
},
{
"id": '2024000002',
"name": '张伟',
"course": 'Comp501',
"grade": '99'
}
],
"total": 3,
"other_attr": '数据的其他属性'
},
"page": 0
}
参考链接:
https://www.w3cschool.cn/article/36275523.html
https://blog.51cto.com/u_12831/11655651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