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资源管理概述

资源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项核心功能,其目的是在多任务环境中高效利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保障系统的公平性和性能。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CPU、内存、I/O设备)和软件资源(如文件、进程控制块等)。操作系统通过资源分配策略,确保各个任务能够合理使用资源,同时避免冲突和浪费。

5.1.1 资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1. 公平性:确保所有用户和任务在资源分配上不受歧视。

  2. 高效性:最大化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3. 可靠性: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避免死锁和其他系统故障。

  4. 灵活性:支持动态分配资源,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任务包括:资源分配、回收、调度,以及监控资源使用情况等。

5.1.2 虚拟资源

虚拟资源是操作系统通过抽象和虚拟化技术为用户提供的资源视图。例如:

  1. 虚拟内存:通过分页或分段技术将物理内存扩展为用户可感知的更大内存空间。

  2. 虚拟处理器: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每个任务都认为自己独占CPU。

虚拟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提供了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5.2 资源管理的机制和策略

5.2.1 资源分配机制

资源分配机制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将资源分配给进程或任务。常见的资源分配机制包括:

  1. 静态分配:在任务开始前一次性分配资源。

  2. 动态分配:根据任务执行的需要,动态分配资源。

  3. 优先级分配: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决定资源的分配顺序。

5.2.2 资源分配策略

资源分配策略是分配机制的具体实现方案,包括:

  1. 先到先服务(FCFS):按照请求到达的顺序分配资源。

  2. 最短任务优先(SJF):优先分配资源给运行时间最短的任务。

  3. 时间片轮转: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时间片,轮流使用资源。

5.3 死锁

5.3.1 死锁的定义与例子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争夺资源而相互等待,无法继续执行的现象。死锁的典型例子:

  1. 进程A占有资源1,等待资源2;

  2. 进程B占有资源2,等待资源1;

  3. 两个进程都无法继续执行。

5.3.2 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四点:

  1. 互斥:资源不能同时被多个进程使用。

  2. 占有并等待:进程已占有资源,同时等待其他资源。

  3. 不可剥夺:资源不能被强行夺取。

  4. 环路等待:进程之间形成资源的循环等待。

5.3.3 系统模型和死锁的处理

操作系统应通过以下方法处理死锁:

  1. 死锁预防:通过破坏死锁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

  2. 死锁避免:动态检测资源分配状态,确保系统不会进入死锁状态(如银行家算法)。

  3. 死锁检测与恢复:定期检测死锁,发现后通过回收资源等方式恢复系统。

5.3.3.1 示例:银行家算法

银行家算法用于动态分配资源,避免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 银行家算法的基本实现
available \= \[3, 3, 2\] \# 可用资源
max\_need \= \[\[7, 5, 3\], \[3, 2, 2\], \[9, 0, 2\], \[2, 2, 2\], \[4, 3, 3\]\] \# 最大需求
allocation \= \[\[0, 1, 0\], \[2, 0, 0\], \[3, 0, 2\], \[2, 1, 1\], \[0, 0, 2\]\] \# 已分配
need \= \[\[7, 4, 3\], \[1, 2, 2\], \[6, 0, 0\], \[0, 1, 1\], \[4, 3, 1\]\] \# 剩余需求

\# 检查是否安全
def is\_safe\_state():
work \= available\[:\]
finish \= \[False\] \* len(max\_need)
while True:
for i in range(len(max\_need)):
if not finish\[i\] and all(need\[i\]\[j\] <= work\[j\] for j in range(len(work))):
work \= \[work\[j\] + allocation\[i\]\[j\] for j in range(len(work))\]
finish\[i\] \= True
break
else:
break
return all(finish)
print("系统是否安全:", is\_safe\_state())

5.3.4 解决死锁问题的策略

死锁预防

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死锁:

  1. 限制资源的独占使用,避免互斥。

  2. 要求进程在开始前申请所有资源,避免占有并等待。

  3. 允许抢占资源,打破不可剥夺条件。

  4. 对资源分配进行编号,强制线性申请,避免环路等待。

5.3.5 死锁的预防

死锁预防是通过约束系统的运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死锁的发生。根据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占有并等待、不可剥夺、循环等待),死锁预防的核心在于打破这些条件之一。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限制资源请求的顺序

    系统可以为资源分配设定严格的顺序规则,要求进程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请求资源。例如,为所有资源编号,进程只能按资源编号递增的顺序申请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循环等待的产生。然而,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限制系统的灵活性,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

  2. 资源预先分配

    进程在执行前,必须一次性申请其需要的所有资源。如果资源无法满足请求,则进程需等待。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占有并等待”条件,但代价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为有些资源可能被占用但未实际使用。

  3. 资源的可剥夺性

    系统设计可以允许高优先级进程剥夺低优先级进程的资源。如果某个进程的请求导致潜在的死锁,则系统可以强制剥夺其他进程已分配的资源并将其分配给当前进程,从而打破死锁的条件。

  4. 限制进程对资源的持有时间

    系统可以设置时间限制,要求进程在一定时间内释放所占有的资源。超过时间限制后,资源将被回收并重新分配。

图示:死锁预防的原理

以下图示展示了通过避免循环等待的资源分配顺序策略:

进程 P1 → 申请 R1 → 获得 R1 → 申请 R2 → 获得 R2 → 释放 R1、R2  
进程 P2 → 申请 R2 → 获得 R2 → 申请 R3 → 获得 R3 → 释放 R2、R3  

代码示例:资源顺序分配策略

# 简单的资源分配顺序示例
resources = {'R1': False, 'R2': False, 'R3': False}  # 资源状态 False表示可用
def request_resources(process, requested_resources):
    for resource in requested_resources:
        if resources[resource]:  # 如果资源被占用
            print(f"{process} 等待资源 {resource}")
            return False
    for resource in requested_resources:
        resources[resource] = True  # 分配资源
        print(f"{process} 获得资源 {resource}")
    return True

def release_resources(process, allocated_resources):
    for resource in allocated_resources:
        resources[resource] = False  # 释放资源
        print(f"{process} 释放资源 {resource}")

# 示例运行
request_resources("P1", ["R1", "R2"])
release_resources("P1", ["R1", "R2"])

通过上述方法,死锁预防虽然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但能够有效避免死锁的发生。

5.3.6 死锁的避免

死锁的避免是基于动态分析资源分配的安全性,在资源分配时确保系统能够保持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是死锁避免的经典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模拟资源分配,计算系统是否能达到安全状态,从而决定是否满足资源请求。

银行家算法的核心原理

银行家算法将资源分配问题类比为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的过程,只有在确保所有客户能够在某种安全顺序下完成贷款偿还时,银行才会批准新的贷款请求。算法的关键步骤如下:

  1. 数据结构

    • Available[]:系统中剩余的可用资源数量。
    • Max[][]:每个进程所需的最大资源数目。
    • Allocation[][]:当前分配给各进程的资源数目。
    • Need[][]:各进程尚需的资源数目,计算公式为 Need[i][j] = Max[i][j] - Allocation[i][j]
  2. 安全性检查
    在分配资源前,算法会模拟分配操作,并检查是否存在一个进程序列,使得每个进程都能顺利完成并释放资源。若存在这样的序列,则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3. 资源分配策略

    • 若资源请求满足 Request[i][j] <= Need[i][j]Request[i][j] <= Available[j],则尝试分配资源;
    • 若分配后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则拒绝该请求。

银行家算法示例

假设有三个进程 P1、P2 和 P3,以及三种资源 R1、R2 和 R3,其初始状态如下:

Available: [3, 3, 2]  
Max:       [[7, 5, 3], [3, 2, 2], [9, 0, 2]]  
Allocation: [[0, 1, 0], [2, 0, 0], [3, 0, 2]]  
Need:       [[7, 4, 3], [1, 2, 2], [6, 0, 0]]  

通过银行家算法,可以判断资源是否能够安全分配。以下为 Python 实现:

代码示例:银行家算法

def is_safe_state(available, max_resources, allocation, need):
    work = available[:]
    finish = [False] * len(need)
    safe_sequence = []

    while True:
        found = False
        for i in range(len(need)):
            if not finish[i] and all(need[i][j] <= work[j] for j in range(len(work))):
                safe_sequence.append(i)
                work = [work[j] + allocation[i][j] for j in range(len(work))]
                finish[i] = True
                found = True
        if not found:
            break
    if all(finish):
        print(f"系统安全,安全序列为: {safe_sequence}")
        return True
    else:
        print("系统不安全")
        return False

# 示例数据
available = [3, 3, 2]
max_resources = [[7, 5, 3], [3, 2, 2], [9, 0, 2]]
allocation = [[0, 1, 0], [2, 0, 0], [3, 0, 2]]
need = [[7, 4, 3], [1, 2, 2], [6, 0, 0]]

is_safe_state(available, max_resources, allocation, need)

通过银行家算法,系统可以避免潜在死锁的产生,但由于算法需要动态计算安全状态,其实现复杂度较高,不适用于实时系统。

Logo

技术共进,成长同行——讯飞AI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