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为什么需要 “否定指令”?

在使用大模型(如 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生成内容时,你是否遇到过这些问题:

  • 让大模型写 “电商产品介绍文案”,结果输出里包含大量无关的行业分析,偏离核心需求;
  • 要求生成 “Python 基础语法代码示例”,大模型却附带了复杂的框架使用教程,新手难以理解;
  • 想获取 “简洁的问题解决方案”,得到的回答冗长啰嗦,包含重复的解释内容;
  • 生成 “企业内部报告” 时,大模型意外输出了公开的竞品敏感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大模型默认会 “尽可能全面地覆盖相关内容”,但往往会超出你需要的范围,甚至包含无关、冗余、敏感的信息。而 “否定指令” 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工具 —— 通过明确告诉大模型 “不要输出什么”,精准控制内容边界,让输出更贴合实际需求。

本文将从 “否定指令的核心价值”“适用场景”“编写技巧”“实战案例” 四个维度,详细讲解如何通过 “否定指令” 避免大模型输出特定内容,覆盖文案创作、代码生成、方案设计、信息查询等 8 大高频场景,帮你彻底解决 “大模型输出失控” 的问题。

2. 先搞懂:“否定指令” 的 3 个核心认知

在学习具体技巧前,需要先建立对 “否定指令” 的正确认知,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2.1 认知 1:“否定指令” 不是 “禁止所有相关内容”

2.1.1 核心含义:“否定指令” 的目的是 “排除不需要的特定内容”,而非 “完全禁止某个领域的内容”。例如,让大模型写 “手机产品介绍” 时,添加 “不要包含芯片技术的专业参数”,是排除 “复杂的技术参数”,但仍允许输出 “芯片型号、核心优势” 等基础信息。

2.1.2 错误示例:要求 “不要写任何关于手机性能的内容”,这会让大模型无法输出 “处理器、内存、续航” 等核心性能信息,导致产品介绍不完整;

2.1.3 正确示例:要求 “不要包含手机芯片的纳米制程、架构等专业参数,仅说明芯片型号和日常使用体验”,既排除了冗余的专业内容,又保留了用户关心的关键信息。

2.2 认知 2:“否定指令” 需要 “具体明确”,不能 “模糊笼统”

2.2.1 核心要求:大模型无法理解模糊的 “否定描述”,必须明确指出 “不要输出的具体内容类型、格式、范围”。例如,仅说 “不要写得太复杂”,大模型无法判断 “复杂” 的标准;而说 “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句子长度控制在 15 字以内”,则能精准控制输出难度。

2.2.2 错误示例:“不要输出多余的内容”“不要写得太长”,这类指令缺乏具体标准,大模型仍可能输出冗余内容;

2.2.3 正确示例:“不要包含与产品无关的行业趋势分析,回答长度控制在 500 字以内”“不要使用 Markdown 格式,仅用纯文本输出”,明确了排除的内容类型和格式要求。

2.3 认知 3:“否定指令” 需与 “正向需求” 配合使用

2.3.1 核心逻辑:单独的 “否定指令” 无法让大模型明确 “应该输出什么”,必须结合 “正向需求”(即 “你想要什么内容”),形成 “正向引导 + 反向排除” 的完整提示词。例如,仅说 “不要输出代码解释”,大模型不知道要输出什么;而说 “生成 Python 冒泡排序代码,不要输出代码解释,仅保留代码和关键注释”,则能让大模型精准生成目标内容。

2.3.2 示例结构:

正向需求:生成 “电商连衣裙产品介绍文案,突出款式、面料、适用场景”;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竞品对比、促销活动信息,不要使用‘最’‘顶级’等绝对化词汇”;

完整提示词:“生成电商连衣裙产品介绍文案,突出款式(A 字版型)、面料(纯棉)、适用场景(日常通勤、约会)。要求:不要包含竞品对比、促销活动信息,不要使用‘最’‘顶级’等绝对化词汇,文案长度 300 字左右。”

3. “否定指令” 的 4 个核心编写技巧

掌握以下 4 个技巧,能让 “否定指令” 更精准、更有效,避免大模型输出不需要的内容。

3.1 技巧 1:按 “内容类型” 明确排除 —— 避免无关内容

3.1.1 核心逻辑

根据内容的 “类型”(如行业分析、技术参数、竞品对比、历史背景等),明确排除不需要的类型,确保大模型聚焦核心需求。例如,写 “产品使用说明书” 时,排除 “产品研发历史、行业政策” 等无关类型;生成 “代码示例” 时,排除 “框架原理、底层实现” 等无关技术内容。

3.1.2 提示词模板

正向需求:生成[内容类型,如“产品使用说明书”“代码示例”“方案摘要”],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产品功能操作步骤”“Python循环代码”“方案目标和预算”]、[核心点2]。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无关内容类型1,如“产品研发历史”“框架原理”“行业政策分析”]、[无关内容类型2],不要涉及[无关领域,如“竞品信息”“底层技术细节”]。

其他要求:[如“内容长度”“格式要求”]。

3.1.3 实战示例:生成 “家用咖啡机使用说明书”
3.1.3.1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家用咖啡机(型号:CM-200)使用说明书,核心内容包含“开机步骤、咖啡制作流程(美式咖啡)、清洁方法”。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咖啡机的研发背景、生产工艺、市场价格对比”,不要涉及“其他咖啡品类(如拿铁、卡布奇诺)的制作方法”。

其他要求:步骤清晰,每个操作配1句简单说明,避免专业术语,适合新手阅读。

3.1.3.2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家用咖啡机(CM-200)使用说明书

一、开机步骤

  1. 连接电源:将电源线插入家用插座(220V),确保插头插紧;
  1. 打开开关:按下机身右侧的 “电源键”,指示灯变绿表示开机成功(约 30 秒预热)。

二、美式咖啡制作流程

  1. 加咖啡豆:打开顶部豆仓,倒入适量咖啡豆(建议一次加 50g,够做 2 杯),盖紧豆仓盖;
  1. 加纯净水:打开机身左侧水箱,倒入纯净水至 “MAX” 刻度线,不要超过上限;
  1. 选择模式:按下 “咖啡类型” 键,选择 “美式咖啡”(指示灯对应亮起);
  1. 开始制作:按下 “开始键”,机器自动研磨咖啡豆并冲泡,咖啡会流入下方接杯处(建议使用 150ml 杯子);
  1. 完成:制作完成后,机器会自动停止,取出杯子即可饮用。

三、清洁方法

  1. 清洁滤网:每次制作完成后,取出机身内部的滤网,用清水冲洗残留咖啡渣,晾干后放回;
  1. 清洁水箱:每周打开水箱,倒掉剩余水分,用清水冲洗水箱内部,避免水垢堆积;
  1. 外部清洁:用湿抹布擦拭机身外部,不要用酒精或腐蚀性清洁剂。
3.1.3.3 效果分析

大模型仅输出了 “开机、制作、清洁” 三个核心模块,未包含 “研发背景、生产工艺” 等无关内容,也未提及 “拿铁、卡布奇诺” 的制作方法,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内容聚焦且实用。

3.2 技巧 2:按 “格式 / 风格” 明确排除 —— 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呈现形式

3.2.1 核心逻辑

根据内容的 “格式”(如 Markdown、表格、代码块)或 “风格”(如口语化、专业术语、冗长啰嗦),明确排除不需要的形式,确保输出符合使用场景。例如,生成 “企业内部邮件” 时,排除 “Markdown 标题、列表” 等格式;生成 “给老人的使用指南” 时,排除 “网络流行语、复杂术语” 等风格。

3.2.2 提示词模板

正向需求:生成[内容用途,如“企业内部邮件”“老人使用指南”“新手教程”],核心信息包含[核心点1]、[核心点2],目标受众是[如“公司员工”“60岁以上老人”“编程新手”]。

否定指令:不要使用[不符合格式,如“Markdown列表、表格”“代码块”],不要采用[不符合风格,如“口语化表达、网络流行语”“专业术语、冗长句子”],不要出现[格式错误,如“错别字、标点混乱”]。

其他要求:[如“内容结构”“字数范围”]。

3.2.3 实战示例:生成 “给 60 岁以上老人的智能手机微信视频通话指南”
3.2.3.1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给60岁以上老人的智能手机微信视频通话指南,核心步骤包含“打开微信、找到联系人、发起视频通话、结束通话”,目标受众是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

否定指令:不要使用“APP”“图标”“弹窗”等专业术语(用“微信软件”“小图片”“弹出的小窗口”替代),不要使用Markdown列表、标题(用纯文字分段),不要出现长句子(每句不超过15字),不要包含“微信其他功能(如发朋友圈、转账)”的说明。

其他要求:步骤按“1、2、3”编号,每步配1句简单解释,语言亲切。

3.2.3.2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1. 打开微信软件:在手机屏幕上找到绿色的微信小图片,用手指点一下,等软件打开。
  1. 找到要通话的人:打开微信后,点下方 “通讯录” 小图片,再找到要通话的人的名字,点一下名字。
  1. 发起视频通话:进入联系人页面后,点右上角的 “+” 号,再点 “视频通话” 小图片,等对方接电话。
  1. 结束通话:想挂电话时,点屏幕中间的红色 “挂断” 按钮,就可以结束通话了。
3.2.3.3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使用 “APP、图标” 等术语,用 “微信软件、小图片” 替代;未使用 Markdown 格式,用纯文字分段;句子简短(每句不超过 15 字),且未提及 “发朋友圈、转账” 等无关功能,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适合老人理解和操作。

3.3 技巧 3:按 “敏感 / 风险内容” 明确排除 —— 避免安全隐患

3.3.1 核心逻辑

在生成涉及 “企业信息、个人隐私、合规要求” 的内容时,明确排除 “敏感数据、违规信息、隐私内容”,避免泄露风险或违反规定。例如,生成 “企业方案” 时,排除 “未公开的财务数据、核心技术参数”;生成 “用户案例” 时,排除 “用户真实姓名、手机号、地址” 等隐私信息。

3.3.2 提示词模板

正向需求:生成[内容类型,如“企业项目方案”“用户案例分析”“行业报告”],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项目目标、实施步骤”“案例问题、解决方案”“行业规模、趋势”]、[核心点2]。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敏感数据,如“企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核心技术参数”“用户真实姓名、手机号、地址”],不要输出[违规内容,如“违反国家政策的建议”“虚假宣传话术”],不要引用[未授权信息,如“竞品未公开的商业数据”“未发表的研究报告”]。

其他要求:[如“数据来源标注”“合规性说明”]。

3.3.3 实战示例:生成 “电商平台用户购物体验优化案例分析”
3.3.3.1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电商平台用户购物体验优化案例分析,核心内容包含“优化前的问题(如页面加载慢、客服响应迟)、优化措施(如服务器升级、客服轮班制)、优化后的效果(如加载速度提升、投诉率下降)”。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用户真实姓名、手机号、订单编号”等隐私信息(用“用户A、用户B”替代),不要提及“平台未公开的交易额、利润”等财务数据,不要引用“竞品平台的具体优化方案和数据”。

其他要求:案例分析结构清晰,优化效果用“百分比”描述(如“加载速度提升30%”),避免模糊表述。

3.3.3.2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电商平台用户购物体验优化案例分析

一、优化前的核心问题

  1. 页面加载慢:用户反馈 “打开商品详情页需要 5-8 秒”,尤其在促销活动期间,加载失败率达 15%;
  1. 客服响应迟:用户咨询售后问题时,平均等待时间超过 10 分钟,部分用户因等待太久取消咨询(用户 A 反馈 “等了 15 分钟还没回复,只好放弃退款”)。

二、优化措施

  1. 服务器升级:新增 2 台云服务器,优化页面图片压缩算法,减少加载数据量;
  1. 客服轮班制:将客服团队分为 3 个班次(早 8 点 - 下午 4 点、下午 4 点 - 晚上 12 点、凌晨 0 点 - 早 8 点),确保 24 小时有人响应,同时增加 “智能客服” 预处理简单问题(如 “订单物流查询”)。

三、优化后的效果

  1. 页面加载速度:商品详情页加载时间从 5-8 秒缩短至 1-2 秒,加载失败率降至 2% 以下;
  1. 客服响应效率:平均等待时间从 10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以内,用户投诉率下降 40%(用户 B 反馈 “这次咨询 2 分钟就得到回复,解决了问题”)。
3.3.3.3 效果分析

大模型用 “用户 A、用户 B” 替代真实用户信息,未提及 “平台交易额、利润” 等财务数据,也未引用竞品信息,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既保证了案例的真实性,又避免了隐私泄露和合规风险。

3.4 技巧 4:按 “冗余 / 重复内容” 明确排除 —— 避免信息过载

3.4.1 核心逻辑

大模型默认会 “重复强调关键信息” 以确保内容全面,但往往导致冗余。通过 “否定指令” 排除 “重复解释、多余举例、无关拓展” 等内容,让输出更简洁、聚焦。例如,生成 “数学公式推导步骤” 时,排除 “重复的公式抄写、无关的例题”;生成 “问题解决方案” 时,排除 “重复的原因分析、多余的备选方案”。

3.4.2 提示词模板

正向需求:生成[内容类型,如“数学公式推导步骤”“问题解决方案”“知识点总结”],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公式推导的关键步骤”“解决方案的具体措施”“知识点的核心定义”]、[核心点2]。

否定指令:不要重复[重复内容,如“同一公式的多次抄写”“同一原因的反复分析”],不要添加[多余内容,如“无关的例题、拓展知识点”“不需要的备选方案”],不要出现[冗余表述,如“无意义的过渡句、重复的总结”]。

其他要求:[如“步骤简洁”“语言精炼”“字数控制”]。

3.4.3 实战示例:生成 “一元二次方程 ax²+bx+c=0(a≠0)求根公式推导步骤”
3.4.3.1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求根公式推导步骤,核心内容包含“移项、配方、开方、整理”四个关键步骤,目标受众是初中学生。

否定指令:不要重复抄写“ax²+bx+c=0”这个原方程(仅在第一步写1次即可),不要添加“其他方程(如一次方程)的推导示例”,不要出现“冗余的过渡句(如‘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下一步’)”,每个步骤仅保留“操作+公式”,避免复杂解释。

其他要求:步骤按“1、2、3、4”编号,公式用简单格式书写(如“x = [-b ± √(b²-4ac)]/(2a)”)。

3.4.3.2 大模型输出结果(核心内容)
  1. 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 “ax² + bx = -c”;
  1. 配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a,得 “x² + (b/a) x = -c/a”;再在两边加 “(b/(2a))²”,得 “x² + (b/a) x + (b/(2a))² = -c/a + (b/(2a))²”,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x + b/(2a))²”;

    3. 开方:两边同时开平方,得 “x + b/(2a) = ±√(b²/(4a²) - c/a)”,化简右边根号内的式子(通分后)为 “√((b² - 4ac)/(4a²)) = √(b² - 4ac)/(2|a|)”,因 a≠0,可写为 “±√(b² - 4ac)/(2a)”;

    4. 整理:将 “b/(2a)” 移到等号右边,得求根公式 “x = [-b ± √(b² - 4ac)]/(2a)”。

    3.4.3.3 效果分析

    大模型仅在第一步写了 1 次原方程,未重复抄写;未添加 “一次方程推导” 等无关示例;无冗余过渡句,每个步骤仅保留 “操作 + 公式”,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推导过程简洁清晰,适合初中学生理解,避免了信息过载。

    4. 8 大高频场景实战案例:覆盖文案、代码、方案等核心需求

    掌握 “否定指令” 的基础技巧后,下面结合日常工作学习中最常见的 8 个场景,给出针对性的提示词和大模型输出结果,你可以直接套用场景模板,快速控制大模型的输出内容。

    4.1 场景 1:电商产品介绍文案(避免无关行业分析)

    4.1.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无线蓝牙耳机” 的电商详情页文案,核心突出 “续航时间(单次 6 小时,总续航 30 小时)、降噪功能(主动降噪)、佩戴舒适度(半入耳式)”,目标受众是 “日常通勤用户”,避免包含 “耳机行业发展趋势、竞品参数对比” 等无关内容。

    4.1.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无线蓝牙耳机的电商详情页文案,核心内容包含“续航时间(单次6小时,总续航30小时)、主动降噪功能(适用通勤场景)、半入耳式佩戴舒适度(久戴不痛)”,目标受众是日常通勤用户,文案风格亲切,突出使用场景。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数据”,不要对比“其他品牌耳机的参数(如某品牌续航4小时)”,不要使用“蓝牙5.3协议、动圈单元尺寸”等专业术语(可用“连接稳定”“音质清晰”替代),文案长度控制在400字以内。

    其他要求:分3段撰写,每段聚焦1个核心卖点,开头用“【核心卖点】”引导。

    4.1.3 大模型输出结果

    【核心卖点:超长续航,通勤无焦虑】

    这款无线蓝牙耳机专为通勤用户设计,单次充电可连续使用 6 小时(相当于每天通勤 2 小时,能用到周三),搭配充电盒总续航达 30 小时,周末短途出行无需带充电器,彻底告别 “半路没电” 的尴尬,让你在地铁、公交上随时享受音乐。

    【核心卖点:主动降噪,隔绝外界干扰】

    通勤时周围噪音大?开启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能有效减弱地铁轰鸣、人群嘈杂等声音,让你专注听音乐或 podcasts,即使在繁忙的早高峰,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空间,降噪效果适合日常通勤,无需复杂操作(长按 1 秒即可开启)。

    【核心卖点:半入耳佩戴,久戴不痛】

    采用半入耳式设计,贴合大多数人耳型,不像入耳式耳机那样压迫耳道,每天通勤佩戴 2-3 小时也不会觉得痛,重量轻(单耳仅 4g),跑步时也不易脱落,日常通勤、散步都能戴,兼顾舒适度和稳定性。

    4.1.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包含 “耳机行业趋势、竞品对比” 等无关内容;未使用 “蓝牙 5.3、动圈单元” 等专业术语;每段聚焦 1 个卖点,长度控制在 400 字以内,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文案贴合通勤用户的需求,突出核心卖点。

    4.2 场景 2:Python 代码示例(避免复杂框架教程)

    4.2.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Python 读取 Excel 文件数据并筛选(筛选‘年龄> 30’的行)” 的基础代码示例,目标受众是 “Python 新手”,避免包含 “Pandas 框架的高级用法(如 DataFrame 合并)、其他文件格式(如 CSV)的读取教程” 等无关内容。

    4.2.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Python读取Excel文件数据并筛选“年龄>30”行的基础代码示例,使用Pandas库(新手易上手),核心步骤包含“导入库、读取Excel文件、筛选数据、打印结果”,目标受众是Python新手。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Pandas的高级用法(如DataFrame合并、分组统计)”,不要讲解“CSV、TXT等其他文件格式的读取方法”,不要使用“lambda函数、列表推导式”等复杂语法(用基础for循环或Pandas内置方法),代码需加中文注释,解释每个步骤的作用。

    其他要求:假设Excel文件名为“user_data.xlsx”,数据包含“姓名、年龄、职位”三列,代码运行环境为Python 3.8。

    4.2.3 大模型输出结果
    
      

    # 1. 导入Pandas库(新手需先安装:pip install pandas openpyxl,openpyxl用于读取.xlsx格式)

    import pandas as pd

    # 2. 读取Excel文件:指定文件路径和sheet名称(默认读取第一个sheet,可加sheet_name参数指定)

    # 注意:确保Excel文件和代码在同一文件夹,若不在需写完整路径(如"C:/data/user_data.xlsx")

    df = pd.read_excel('user_data.xlsx', engine='openpyxl') # engine='openpyxl'是读取.xlsx的必要参数

    # 3. 筛选数据:筛选“年龄”列大于30的行

    # 直接使用Pandas的布尔索引筛选,新手易理解,无需复杂语法

    filtered_df = df[df['年龄'] > 30]

    # 4. 打印筛选结果:显示筛选后的所有数据

    print("年龄大于30的用户数据:")

    print(filtered_df)

    # 可选步骤:将筛选结果保存到新的Excel文件(新手可选择性执行)

    # filtered_df.to_excel('filtered_user_data.xlsx', index=False, engine='openpyxl')

    # print("筛选结果已保存到filtered_user_data.xlsx")

    4.2.4 效果分析

    大模型仅包含 “读取 Excel、筛选年龄> 30” 的基础代码,未涉及 “Pandas 高级用法、其他文件格式读取”;未使用 lambda 等复杂语法;代码注释详细,适合新手理解,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避免了新手因复杂内容而困惑。

    4.3 场景 3:企业内部会议纪要(避免敏感财务数据)

    4.3.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Q3 产品迭代会议” 的内部纪要,核心内容包含 “会议时间(2024 年 9 月 10 日)、参会人员(产品部 3 人、研发部 2 人)、讨论议题(V2.0 版本功能优先级:用户登录优化、订单流程简化)、行动项(研发部 10 月前完成登录优化开发)”,避免包含 “产品研发预算、未公开的 Q4 营收目标” 等敏感数据。

    4.3.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Q3产品迭代会议的内部会议纪要,核心内容包含“会议时间、参会人员、3个讨论议题(V2.0版本功能优先级:用户登录优化、订单流程简化、客服系统集成)、每个议题的结论、行动项(负责人和截止时间)”,纪要风格正式,适合企业内部存档。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产品研发预算金额、Q4营收目标”等未公开的财务数据,不要记录“参会人员的私人意见(如‘某员工认为客服系统不重要’)”,不要出现“Markdown格式(用纯文字分段,标题加粗)”,纪要长度控制在600字以内。

    其他要求:结构分为“一、会议基本信息”“二、讨论议题及结论”“三、行动项”三部分。

    4.3.3 大模型输出结果

    Q3 产品迭代会议纪要

    一、会议基本信息

  2. 会议时间:2024 年 9 月 10 日 14:00-16:00
  3. 参会人员:产品部(张三、李四、王五)、研发部(赵六、孙七)
  4. 会议主持人:张三(产品部负责人)
  5. 会议记录:李四
  6. 二、讨论议题及结论

  7. 议题 1:V2.0 版本功能优先级(用户登录优化)
  8. 结论:将 “用户登录优化” 列为 V2.0 核心功能,优化点包括 “支持短信验证码登录、简化密码重置流程”,优先解决当前用户反馈的 “登录耗时久” 问题。

  9. 议题 2:V2.0 版本功能优先级(订单流程简化)
  10. 结论:将 “订单流程简化” 列为次要功能,简化点为 “合并‘地址确认’和‘支付方式选择’页面”,待登录优化完成后启动开发。

  11. 议题 3:V2.0 版本功能优先级(客服系统集成)
  12. 结论:客服系统集成暂不纳入 V2.0 版本,延后至 V2.1 版本(根据用户反馈再评估需求紧急程度)。

    三、行动项

  13. 行动项 1:用户登录优化需求文档编写
  14. 负责人:李四(产品部)

    截止时间:2024 年 9 月 15 日

  15. 行动项 2:用户登录优化开发
  16. 负责人:赵六(研发部)

    截止时间:2024 年 10 月 8 日

  17. 行动项 3:V2.0 版本功能清单确认
  18. 负责人:张三(产品部)、孙七(研发部)

    截止时间:2024 年 9 月 12 日

    4.3.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包含 “研发预算、营收目标” 等敏感数据;未记录参会人员的私人意见;用纯文字分段(标题加粗),无 Markdown 格式;长度控制在 600 字以内,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纪要结构清晰,适合企业内部存档和执行跟踪。

    4.4 场景 4:学生作业(避免超纲知识点)

    4.4.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 的解题步骤,题目为 “甲、乙两人从相距 120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 15 千米,乙每小时走 10 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遇?”,避免使用 “二元一次方程、函数图像” 等超纲知识点,目标受众是 “初一学生”。

    4.4.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的解题步骤,题目为“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5千米,乙每小时走10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遇?”,核心步骤包含“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答”,目标受众是初一学生。

    否定指令:不要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函数图像、相对速度公式”等超纲知识点,不要出现“复杂的代数变形(如分式方程)”,解题步骤用“1、2、3”编号,每步配简单解释(适合初一学生理解),不要省略“设未知数、写‘答’”等必要步骤。

    其他要求:方程中未知数用“x”表示,单位需统一(千米、小时)。

    4.4.3 大模型输出结果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解题步骤

    题目:甲、乙两人从相距 120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 15 千米,乙每小时走 10 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19. 步骤 1:设未知数(明确未知量)
  20. 设 “x 小时后两人相遇”,这里的 x 是我们要求的时间,单位为 “小时”(和速度单位 “千米 / 小时” 统一)。

  21. 步骤 2: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相向而行的核心关系)
  22. 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时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两地总距离”(总距离是 120 千米);

    路程 = 速度 × 时间,因此:

    甲走的路程 = 甲的速度 × 时间 = 15x(千米);

    乙走的路程 = 乙的速度 × 时间 = 10x(千米)。

  23. 步骤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24. 结合上述分析,列方程:15x + 10x = 120。

  25. 步骤 4:解方程(基础代数运算,初一学生已学)
  26. 先合并左边的同类项:15x + 10x = 25x,方程变为 25x = 120;

    再两边同时除以 25,求 x:x = 120 ÷ 25 = 4.8(小时)。

  27. 步骤 5:写 “答”(完整解题的必要步骤)
  28. 答:4.8 小时后两人相遇(也可写为 “4 小时 48 分钟后相遇”,因 0.8 小时 = 0.8×60=48 分钟)。

    4.4.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使用 “二元方程、函数图像” 等超纲知识点;解题步骤完整(含设未知数、写答);每步解释简单,适合初一学生理解,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避免了学生因超纲内容而无法掌握解题方法。

    4.5 场景 5:技术文档(避免口语化表达)

    4.5.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Python Flask 框架‘Hello World’程序的部署步骤” 技术文档,核心内容包含 “环境准备(安装 Python、Flask)、编写代码、运行程序、访问测试”,目标受众是 “初级开发工程师”,避免使用 “口语化表达(如‘搞一下环境’‘跑起来看看’)、网络流行语”。

    4.5.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Python Flask框架“Hello World”程序的部署步骤技术文档,核心内容包含“环境准备(安装Python 3.8+、Flask库)、编写代码(保存为app.py)、运行程序、访问测试(浏览器访问)”,目标受众是初级开发工程师,文档风格正式、严谨。

    否定指令:不要使用“口语化表达(如‘搞一下环境’‘跑起来看看’‘弄个代码文件’)”,不要出现“网络流行语、表情符号”,不要省略“命令行代码(如pip install Flask)的完整格式”,每个步骤需说明“操作目的、具体命令/操作、预期结果”。

    其他要求:按“1. 环境准备”“2. 编写代码”“3. 运行程序”“4. 访问测试”的顺序撰写,命令行代码用“`代码`”标注。

    4.5.3 大模型输出结果

    Python Flask “Hello World” 程序部署步骤

    1. 环境准备

    1.1 安装 Python 3.8 及以上版本

  29. 操作目的:确保运行 Flask 程序的基础环境,Flask 对 Python 版本有最低要求(需 3.8+);
  30. 具体操作:
    1. 访问 Python 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下载对应操作系统(Windows/macOS/Linux)的 Python 3.8 + 安装包;
    1. 运行安装包,Windows 系统需勾选 “Add Python to PATH”(添加到环境变量), macOS/Linux 系统按默认步骤安装;
  31. 预期结果:打开命令行(Windows:CMD,macOS/Linux:Terminal),执行python --version(或python3 --version),输出 “Python 3.8.x” 或更高版本,说明 Python 安装成功。
  32. 1.2 安装 Flask 库

  33. 操作目的:安装 Flask 框架,用于开发和运行 “Hello World” 程序;
  34. 具体操作:在命令行中执行pip install flask(若系统同时安装 Python 2 和 3,需用pip3 install flask);
  35. 预期结果:命令行输出 “Successfully installed flask-xx.xx.xx ...”,说明 Flask 安装成功。
  36. 2. 编写代码

  37. 操作目的:创建 Flask 程序文件,实现 “Hello World” 功能;
  38. 具体操作:
    1.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命名为app.py(文件名需为app.py,Flask 默认识别该文件名);
    1. 在文件中写入以下代码(代码功能:创建 Flask 实例,定义根路由的返回内容):
      
          

      # 导入Flask类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创建Flask实例,__name__表示当前模块名称

      app = Flask(__name__)

      # 定义根路由(访问http://localhost:5000时触发)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 路由函数,返回“Hello World!”字符串

      return 'Hello World!'

      # 程序入口,仅在直接运行该文件时执行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启动Flask开发服务器,debug=False(生产环境禁用debug模式)

      app.run(debug=False)

    2. 预期结果:保存文件后,在文件所在文件夹中可看到app.py,文件大小约 300 字节,代码无语法错误。
    3. 3. 运行程序

    4. 操作目的:启动 Flask 服务器,使 “Hello World” 程序可访问;
    5. 具体操作:
      1. 打开命令行,切换到app.py所在的文件夹(使用cd 文件夹路径命令,如 Windows:cd C:/flask-project,macOS/Linux:cd ~/flask-project);
      1. 执行python app.py(或python3 app.py)启动程序;
    6. 预期结果:命令行输出 “* Serving Flask app 'app' * Debug mode: off WARNING: This is a development server. Do not use it in a production deployment.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说明服务器启动成功,程序运行在 5000 端口。
    7. 4. 访问测试

    8. 操作目的:验证程序是否正常响应,能否返回 “Hello World!”;
    9. 具体操作:
      1. 打开浏览器(如 Chrome、Edge);
      1. 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5000,按下回车键;
    10. 预期结果:浏览器页面显示 “Hello World!” 字符串,无其他多余内容,说明程序部署成功且正常运行。
    11. 4.5.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使用 “搞环境、跑起来” 等口语化表达;无网络流行语或表情符号;完整保留了命令行代码格式(如pip install flask);每个步骤包含 “目的 - 操作 - 预期结果”,文档风格正式严谨,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适合初级开发工程师按步骤操作。

      4.6 场景 6:市场调研报告(避免主观观点)

      4.6.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摘要)”,核心内容包含 “市场规模(2024 年 1-6 月销量)、主要品牌市场份额(TOP5)、用户偏好(车型、价格区间)”,基于公开数据(如乘联会、中汽协数据),避免包含 “调研人员的主观观点(如‘某品牌未来会垄断市场’)、未验证的预测数据(如‘2025 年销量将突破 1000 万辆’)”。

      4.6.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摘要),核心内容包含“1. 市场规模(2024年1-6月销量、同比增长率,基于乘联会公开数据);2. 主要品牌市场份额(TOP5品牌,含销量和占比);3. 用户偏好(热门车型类型:轿车/SUV、主流价格区间)”,报告风格客观、数据驱动,仅基于2024年上半年公开数据。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调研人员的主观观点(如‘某品牌产品力最强’‘新能源汽车会完全取代燃油车’)”,不要引用“未验证的预测数据(如2024年全年销量预测、2025年市场趋势)”,不要出现“情绪化表述(如‘令人惊喜的增长’‘惨淡的份额’)”,所有数据需标注来源(如“数据来源:乘联会2024年7月报告”)。

      其他要求:结构分为“一、市场规模”“二、品牌市场份额”“三、用户偏好”三部分,每部分数据用“项目+数值+同比/占比”的格式呈现。

      4.6.3 大模型输出结果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摘要)

      一、市场规模

    12. 2024 年 1-6 月销量:620.3 万辆,较 2023 年同期(538.6 万辆)同比增长 15.2%;
    13. 市场渗透率:2024 年 6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38.5%,较 2023 年 6 月(35.1%)提升 3.4 个百分点;
    14.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2024 年 7 月发布的《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报告》。
    15. 二、主要品牌市场份额(TOP5)

      基于 2024 年 1-6 月销量数据,TOP5 品牌及市场份额如下:

    16. 比亚迪:销量 185.2 万辆,市场份额 29.9%;
    17. 特斯拉:销量 78.5 万辆,市场份额 12.7%;
    18. 吉利汽车:销量 52.3 万辆,市场份额 8.4%;
    19. 广汽埃安:销量 48.6 万辆,市场份额 7.8%;
    20. 理想汽车:销量 45.1 万辆,市场份额 7.3%;
    21. 数据来源: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2024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排行》。
    22. 三、用户偏好

    23. 车型类型:
      • 轿车:2024 年 1-6 月销量 325.6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 52.5%;
      • SUV:销量 286.7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 46.2%;
      • 其他车型(如 MPV):销量 8.0 万辆,占比 1.3%;
    24. 价格区间:
      • 10-20 万元:销量 248.1 万辆,占比 40.0%;
      • 20-30 万元:销量 186.1 万辆,占比 30.0%;
      • 10 万元以下:销量 105.4 万辆,占比 17.0%;
      • 30 万元以上:销量 80.7 万辆,占比 13.0%;
    25. 数据来源:乘联会《2024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用户消费趋势报告》。
    26. 4.6.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包含 “某品牌会垄断市场” 等主观观点;无 2024 年全年或 2025 年的预测数据;无 “令人惊喜” 等情绪化表述;所有数据标注了来源,报告客观严谨,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适合作为市场分析的基础参考资料。

      4.7 场景 7:客服回复话术(避免推卸责任)

      4.7.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用户反馈‘订单付款后未发货’的客服回复话术”,核心内容包含 “表达歉意、查询订单状态的步骤(让用户提供订单号)、承诺处理时效(2 小时内反馈)”,避免包含 “推卸责任的表述(如‘这是仓库的问题,我没办法’‘你自己没看发货时间’)、生硬的拒绝(如‘不能加急,只能等’)”,目标是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降低投诉风险。

      4.7.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用户反馈“订单付款后未发货”的客服回复话术,核心内容包含“1. 表达歉意(理解用户等待的焦急);2. 引导用户提供订单号(便于查询状态);3. 承诺处理时效(告知用户多久内会反馈结果);4. 补充安抚内容(如‘有进展会第一时间联系你’)”,话术风格亲切、有同理心,符合电商平台客服规范。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推卸责任的表述(如‘这是仓库的问题,和客服无关’‘你付款后没注意看发货时效’)”,不要出现“生硬拒绝的语句(如‘不能加急处理,只能按顺序来’‘没办法提前知道发货时间’)”,不要使用“官方套话(如‘请耐心等待’‘我们会尽快处理’)而不说明具体时效”,话术长度控制在200字以内。

      其他要求:用第一人称“我”表述,模拟客服与用户的实时对话,包含称呼(如“亲”)。

      4.7.3 大模型输出结果

      亲,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了解到你付款后订单还没发货,肯定让你着急了,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情~

      为了更快帮你查到订单的具体发货进度,麻烦你提供一下订单号(在 “我的订单” 页面可以找到),我拿到后会立即对接仓库同事核实情况。

      核实后我会在 2 小时内通过短信或平台消息告诉你结果,不管是能安排发货还是需要调整,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你,不会让你一直等消息的~感谢你的理解,麻烦你提供一下订单号哦!

      4.7.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包含 “仓库问题、用户没看时效” 等推卸责任的表述;无 “不能加急、只能等” 等生硬拒绝;明确承诺 “2 小时内反馈”,而非模糊的 “尽快处理”;话术亲切有同理心,符合客服规范,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能有效安抚用户情绪,降低投诉风险。

      4.8 场景 8:旅游攻略(避免小众且难到达的景点)

      4.8.1 需求背景

      需要生成 “上海 3 日旅游攻略”,核心内容包含 “每日行程(上午 / 下午 / 晚上的景点 + 美食推荐)、交通方式(地铁为主)、预算参考(人均)”,目标受众是 “家庭游客(带 6 岁孩子)”,避免包含 “小众且交通不便的景点(如郊区未开发的古镇)、需要长时间步行的路线(如登山步道)、深夜营业的酒吧 / 夜市(不适合孩子)”。

      4.8.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上海3日旅游攻略(家庭游客,带6岁孩子),核心内容包含“1. 每日行程:上午/下午/晚上的景点(适合孩子游玩,如乐园、动物园)+ 附近美食推荐(口味清淡,有儿童餐);2. 交通方式:以地铁为主,说明景点的地铁线路;3. 预算参考:人均每日费用(含门票、餐饮、交通)”,攻略实用性强,适合亲子出行。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小众且交通不便的景点(如郊区未开发的古镇、无地铁到达的村落)”,不要推荐“需要长时间步行的路线(如登山步道、连续逛3个以上博物馆)”,不要提及“深夜营业的酒吧、夜市(21点后营业的场所)”,每个景点需说明“适合孩子的亮点(如‘有儿童游乐区’‘可喂食小动物’)”。

      其他要求:行程节奏舒缓,每天安排1-2个主要景点,预留休息时间,预算参考标注具体项目(如门票80元/人)。

      4.8.3 大模型输出结果

      上海 3 日亲子旅游攻略(带 6 岁孩子)

      一、整体信息

    27. 交通:以地铁为主,上海地铁覆盖所有推荐景点,可提前下载 “Metro 大都会” APP 扫码乘车;
    28. 人均每日预算:约 500 元(门票 200 元 + 餐饮 200 元 + 交通 50 元 + 其他 50 元);
    29. 适合孩子的装备:轻便推车(部分景点有坡道,方便推行)、防晒帽、便携水壶。
    30. 二、每日行程

      Day1:上海迪士尼乐园(孩子最爱,沉浸式体验)

    31. 上午(9:00-12:00):
    32. 景点:上海迪士尼乐园(地铁 11 号线 “迪士尼站” 直达),重点玩 “小熊维尼历险记”“七个小矮人矿山车”(缓速过山车,适合孩子),门口的迪士尼小镇有卡通人物合影;

      亮点:有儿童游乐区,工作人员会和孩子互动,发放小贴纸;

      门票:499 元 / 人(1.0-1.4 米儿童半价,6 岁孩子通常符合)。

    33. 中午(12:00-13:30):
    34. 美食:乐园内 “巴波萨烧烤”,有儿童餐(炸鸡块 + 薯条 + 果汁,58 元 / 份),口味清淡,有宝宝椅。

    35. 下午(14:00-17:30):
    36. 继续游玩 “小飞侠天空奇遇”“晶彩奇航”,15:30 在城堡前看 “米奇童话专列” 花车巡游(孩子可挥手互动)。

    37. 晚上(18:00-20:30):
    38. 晚餐:乐园外 “迪士尼小镇” 的 “大食代”,有多种家常菜(如番茄炒蛋、清蒸鱼),人均 60 元;

      返程:20:00 前离开乐园,乘坐地铁 11 号线返回市区,避免孩子熬夜。

      Day2: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看海洋动物,增长知识)

    39. 上午(9:30-12:00):
    40. 景点: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地铁 16 号线 “临港大道站”,出站后换乘公园接驳车 5 分钟),重点看 “虎鲸表演”(10:30 场次,提前占座)、“南极企鹅馆”(孩子可近距离观察企鹅);

      亮点:有 “儿童欢乐岛”,可玩小型滑梯、海洋球池,家长可休息;

      门票:360 元 / 人(1.0-1.4 米儿童半价)。

    41. 中午(12:00-13:30):
    42. 美食:公园内 “极地餐厅”,有儿童套餐(鳕鱼堡 + 蔬菜沙拉 + 牛奶,65 元 / 份),窗边座位可看到企鹅。

    43. 下午(14:00-17:00):
    44. 游玩 “火山漂流”(缓速水上项目,穿雨衣防溅)、“深海奇航”(4D 电影,讲述海洋故事),16:00 看 “海豚恋曲” 表演。

    45. 晚上(17:30-19:30):
    46. 晚餐:公园附近 “临港万达” 的 “外婆家”,家常菜为主,人均 70 元;

      返程:乘坐地铁 16 号线返回市区,19:30 前到家,让孩子休息。

      Day3:上海动物园 + 静安寺商圈(轻松休闲,购物补充)

    47. 上午(9:00-12:00):
    48. 景点:上海动物园(地铁 10 号线 “上海动物园站” 直达),重点看 “大熊猫馆”(10:00 左右大熊猫较活跃)、“儿童宠物园”(可喂食小羊、兔子,需购买饲料 10 元 / 份);

      亮点:园区路线平缓,可推婴儿车,每隔 500 米有休息长椅;

      门票:40 元 / 人(1.3 米以下儿童免费,6 岁孩子通常符合)。

    49. 中午(12:00-13:30):
    50. 美食:动物园附近 “虹桥天地” 的 “西贝莜面村”,有儿童餐(莜面鱼鱼 + 蒸蛋 + 酸奶,48 元 / 份),适合孩子口味。

    51. 下午(14:00-17:00):
    52. 景点:静安寺商圈(地铁 2 号线 “静安寺站”),逛 “静安嘉里中心”(有儿童玩具店 “Hamleys”,孩子可体验玩具),家长可在附近咖啡馆休息;

      购物:买上海特产(如大白兔奶糖、梨膏糖),在 “第一食品商店”(静安寺店)购买,人均 50 元。

    53. 晚上(17:30-19:00):
    54. 晚餐:静安寺附近 “南京西路” 的 “小杨生煎”,生煎包可点不辣的,搭配蛋丝汤,人均 40 元;

      返程:乘坐地铁返回住宿,结束行程。

      4.8.4 效果分析

      大模型未推荐 “郊区小众古镇、登山步道” 等不适合亲子的景点;无 “深夜酒吧、夜市” 等 21 点后营业的场所;行程节奏舒缓,每天 1-2 个主景点,预留休息时间,且标注了适合孩子的亮点,完全符合 “否定指令” 要求,攻略实用性强,适合家庭游客带孩子出行。

      5. 使用 “否定指令” 的 5 个避坑技巧

      在实际使用 “否定指令” 时,即使掌握了基础技巧,也可能因细节疏忽导致效果不佳。下面总结 5 个常见 “坑点” 及避坑技巧,帮你进一步提升 “否定指令” 的精准度。

      5.1 避坑 1:不要用 “双重否定”,避免大模型理解

      混淆

      5.1.1 坑点表现

      使用 “不要不包含产品核心参数”“不能不说明使用步骤” 等双重否定表述,大模型可能误解为 “需要包含核心参数”“需要说明使用步骤”,但表述逻辑混乱,容易导致输出不符合预期(如过度强调参数,忽略其他需求)。

      5.1.2 避坑技巧

      改用 “直接否定” 或 “正向表述”,明确告诉大模型 “要做什么” 或 “不要做什么”。例如:

    55. 错误:“不要不包含产品的续航时间” → 正确:“需要包含产品的续航时间(单次使用 6 小时)”;
    56. 错误:“不能不说明代码的运行步骤” → 正确:“不要省略代码的运行步骤(需说明安装依赖、执行命令)”。
    57. 5.2 避坑 2:不要 “过度否定”,避免大模型无法输出核心内容

      5.2.1 坑点表现

      为了排除无关内容,添加过多 “否定指令”,导致大模型无法输出核心信息。例如,生成 “手机产品介绍” 时,添加 “不要包含性能参数、不要包含价格信息、不要包含使用场景”,结果大模型仅能输出 “手机外观颜色”,介绍内容残缺。

      5.2.2 避坑技巧

      “否定指令” 仅针对 “真正需要排除的内容”,且数量控制在 3-5 个以内,确保不影响核心需求的输出。例如,生成 “手机产品介绍” 时,合理的否定指令为:“不要包含芯片的纳米制程等专业参数、不要对比其他品牌手机、不要使用‘最顶级’等绝对化词汇”,既排除了冗余内容,又保留了 “性能、价格、使用场景” 等核心信息。

      5.3 避坑 3:不要 “否定模糊的概念”,避免大模型无法判断边界

      5.3.1 坑点表现

      否定 “模糊的概念”(如 “不要写得太复杂”“不要输出多余内容”),大模型无法判断 “复杂”“多余” 的标准,仍可能输出不符合预期的内容(如新手觉得 “复杂” 的内容,大模型认为 “基础”)。

      5.3.2 避坑技巧

      将 “模糊概念” 转化为 “具体可量化的标准”,让大模型有明确的判断依据。例如:

    58. 错误:“不要写得太复杂” → 正确:“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如‘蓝牙 5.3’‘OLED 屏幕’),用‘连接稳定’‘屏幕清晰’等通俗表述,句子长度不超过 15 字”;
    59. 错误:“不要输出多余内容” → 正确:“不要包含与产品无关的行业趋势分析、不要添加用户评价案例,仅聚焦产品功能介绍”。
    60. 5.4 避坑 4:不要忽略 “否定指令与正向需求的一致性”

      5.4.1 坑点表现

      “否定指令” 与 “正向需求” 相互矛盾,例如正向需求是 “生成 Python 复杂数据结构的教程”,却添加 “不要包含字典、列表等数据结构的用法”,导致大模型无法输出核心内容,只能返回 “无法满足需求”。

      5.4.2 避坑技巧

      编写提示词后,先检查 “否定指令” 是否与 “正向需求” 一致,确保否定的内容是 “核心需求之外的冗余信息”。例如:

    61. 正向需求:“生成 Python 复杂数据结构的教程(含字典嵌套、集合运算)”;
    62. 一致的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简单数据结构(如单个变量、普通列表)的基础用法、不要添加代码的调试技巧”;
    63. 矛盾的否定指令:“不要包含字典、集合的用法”(与正向需求冲突,需删除)。
    64. 5.5 避坑 5:不要直接使用 “未验证的否定指令”,需测试调整

      5.5.1 坑点表现

      直接使用 “未测试的否定指令”(如 “不要包含任何英文单词”),结果大模型输出时误将 “APP、WiFi” 等常用词也排除,导致表述生硬(如用 “应用程序” 替代 “APP”,用 “无线网络” 替代 “WiFi”),影响内容可读性。

      5.5.2 避坑技巧

      对 “否定指令” 进行 “小范围测试”,若输出不符合预期,及时调整。例如:

    65. 初始提示词:“生成手机使用指南,不要包含任何英文单词”;
    66. 测试输出:发现大模型用 “应用程序” 替代 “APP”,表述冗长,影响阅读;
    67. 调整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生僻的英文术语(如‘OLED、CPU’),常用英文缩写(如 APP、WiFi)可保留”,确保输出既符合要求,又具备可读性。
    68. 6. 常见问题解答(FAQ)

      在使用 “否定指令” 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类似疑问,下面整理 6 个高频问题,给出具体解答,帮你快速解决疑惑。

      6.1 疑问 1:添加 “否定指令” 后,大模型仍输出了需要排除的内容,该如何解决?

      解答:分 3 步排查并调整:

    69. 检查 “否定指令是否具体”:若否定 “不要包含专业术语”,改为 “不要包含‘蓝牙 5.3’‘OLED 屏幕’等专业术语”,明确排除的具体内容;
    70. 增加 “否定指令的优先级”:在提示词末尾添加 “优先遵守所有否定指令,若无法判断是否需要输出,默认不输出”,强调否定指令的重要性;
    71. 补充 “示例”:给出 1-2 个 “正确输出示例”,让大模型更清晰理解边界。例如:“正确示例:仅说明‘连接稳定’,不输出‘支持蓝牙 5.3 协议’”。
    72. 6.2 疑问 2:“否定指令” 和 “正向需求” 冲突时(如正向要 “详细”,否定要 “简洁”),该以哪个为准?

      解答:优先调整 “需求表述”,确保两者一致,具体步骤:

    73. 明确核心需求:判断 “详细” 和 “简洁” 哪个是核心目标(如生成 “新手教程”,核心是 “简洁易懂”,则 “详细” 需让步);
    74. 调整表述:将冲突的需求转化为 “有明确边界的要求”。例如:“正向需求:生成 Python 新手教程,详细说明‘变量定义、print 函数’的使用步骤;否定指令:不要包含‘循环、条件判断’等进阶内容,每个步骤的解释不超过 2 句话”,既 “详细” 又 “简洁”,无冲突;
    75. 删除矛盾的指令:若无法调整,删除冲突的否定指令(如删除 “不要输出详细内容”),避免大模型混淆。
    76. 6.3 疑问 3:生成代码示例时,如何用 “否定指令” 避免大模型输出 “冗余的注释”?

      解答:使用 “具体的否定标准”,明确排除 “冗余注释” 的定义,示例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 Python 冒泡排序代码示例,包含核心逻辑(比较相邻元素、交换位置);

      否定指令:不要添加‘解释基础语法的注释(如# 这是 for 循环)’、不要添加‘无意义的过渡注释(如# 开始排序)’,仅保留‘关键步骤的注释(如# 交换相邻元素)’;

      其他要求:代码行数控制在 20 行以内。”

      通过明确 “哪些注释需要排除”,大模型会仅保留关键注释,避免冗余。

      6.4 疑问 4:针对 “敏感内容”(如企业未公开数据),如何确保 “否定指令” 100% 生效?

      解答:采用 “多层防护” 策略,确保敏感内容不被输出:

    77. 明确否定:“不要包含企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如 2024 年 Q3 营收、研发预算)、不要提及未上线的产品计划”;
    78. 正向引导:“仅基于公开信息(如官网发布的产品参数、公开的行业报告)生成内容”;
    79. 结果验证:生成内容后,手动检查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若仍有遗漏,补充否定指令(如 “不要包含‘内部测试版’‘未公开’等表述”),并重新生成。
    80. 6.5 疑问 5:大模型输出内容符合 “否定指令”,但不符合 “正向需求”(如漏了核心信息),该如何调整?

      解答:强化 “正向需求的优先级”,并补充 “必须包含的内容清单”,示例调整思路:

    81. 原提示词问题:仅强调 “不要包含竞品对比”,未明确 “必须包含的核心信息”,导致大模型漏了 “产品续航时间”;
    82. 调整后提示词:“正向需求:生成无线耳机产品介绍,必须包含‘续航时间(单次 6 小时)、主动降噪功能、半入耳式设计’3 个核心信息,每个信息配 1 句简单解释;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竞品对比、不要使用‘最顶级’等绝对化词汇;其他要求:优先确保核心信息完整,再遵守否定指令”;
    83. 通过 “必须包含的清单” 和 “优先级说明”,大模型会先满足正向需求,再排除无关内容。

      6.6 疑问 6:不同大模型(如 ChatGPT、文心一言)对 “否定指令” 的响应效果不同,该如何适配?

      解答:根据不同大模型的 “特性” 调整 “否定指令的表述”,例如:

    84. ChatGPT:对 “具体的否定指令” 响应更好,可使用 “不要包含 A、不要包含 B,且 A 的定义为 XX,B 的定义为 XX”;
      • 示例:“不要包含‘蓝牙 5.3’(定义:生僻的技术参数)、不要包含‘某品牌耳机’(定义:其他品牌的具体名称)”;
    85. 文心一言:对 “结合正向示例的否定指令” 响应更好,可添加 “正确示例” 和 “错误示例”;
      • 示例:“否定指令:不要包含生僻技术参数,正确示例:‘连接稳定’,错误示例:‘支持蓝牙 5.3 协议’”;
    86. 通过 “适配大模型特性”,可提升 “否定指令” 的生效概率。

      7. 提示词模板总结:按场景分类的可直接套用模板

      为了让你在不同场景下快速生成包含 “否定指令” 的提示词,下面按 “文案创作、代码生成、方案设计、信息查询”4 大类,整理可直接复制使用的模板,替换括号内内容即可。

      7.1 模板 1:文案创作场景(产品介绍、客服话术、攻略)

      
          

      正向需求:生成[文案类型,如“无线耳机产品介绍”“用户投诉客服回复话术”“上海亲子旅游攻略”],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续航时间、降噪功能”“道歉、处理时效承诺”“每日景点、美食推荐”]、[核心点2],目标受众是[如“日常通勤用户”“投诉用户”“带6岁孩子的家庭”],风格要求[如“亲切易懂”“有同理心”“实用详细”]。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无关内容1,如“芯片专业参数、竞品对比”“推卸责任的表述、生硬拒绝”“小众难达景点、深夜场所”]、[无关内容2],不要[不符合风格的表述,如“使用专业术语、绝对化词汇”“官方套话、模糊时效”“长时间步行路线、昂贵餐厅”],不要[格式/长度问题,如“超过500字、使用Markdown列表”“超过200字、无称呼”“每天安排3个以上景点”]。

      其他要求:[如“分3段撰写、每段聚焦1个核心点”“用第一人称‘我’表述、包含安抚语句”“标注景点地铁线路、人均预算”]。

      7.2 模板 2:代码生成场景(基础示例、项目部署步骤)

      
          

      正向需求:生成[代码类型,如“Python读取Excel数据代码”“Flask项目部署步骤”],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导入库、筛选数据”“安装依赖、启动服务”]、[核心点2],目标受众是[如“Python新手”“初级开发工程师”],运行环境为[如“Python 3.8、Windows 10”“Ubuntu 20.04、Python 3.9”]。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无关内容1,如“Pandas高级用法、其他文件格式读取”“框架原理、底层实现代码”]、[无关内容2],不要[复杂语法/操作,如“lambda函数、列表推导式”“手动编译源码、复杂配置”],不要[格式问题,如“省略代码注释、使用多行嵌套”“省略命令行代码、步骤跳跃”]。

      其他要求:[如“代码加中文注释、解释每个步骤作用”“每个操作说明‘目的+命令+预期结果’”]。

      7.3 模板 3:方案设计场景(会议纪要、市场调研报告)

      
          

      正向需求:生成[方案类型,如“Q3产品迭代会议纪要”“2024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报告”],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会议时间、参会人员、行动项”“市场规模、品牌份额、用户偏好”]、[核心点2],用途是[如“企业内部存档、执行跟踪”“市场分析、决策参考”],数据来源为[如“会议记录、参会人员确认”“乘联会、中汽协公开报告”]。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敏感/主观内容1,如“未公开的财务数据、参会人员私人意见”“调研人员主观观点、未验证预测数据”]、[敏感/主观内容2],不要[表述问题,如“口语化表达、Markdown格式”“情绪化表述、模糊数据”],不要[结构问题,如“省略行动项负责人/截止时间”“遗漏数据来源标注”]。

      其他要求:[如“结构分为‘会议信息、议题结论、行动项’三部分”“数据用‘项目+数值+同比/占比’格式呈现”]。

      7.4 模板 4:信息查询场景(知识点总结、问题解决方案)

      
          

      正向需求:生成[信息类型,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电脑无法联网的解决方案”],核心内容包含[核心点1,如“定义、解题步骤、例题”“硬件检查、网络设置、驱动更新”]、[核心点2],目标受众是[如“初一学生”“电脑新手”],用途是[如“复习备考、作业参考”“自主排查、解决问题”]。

      否定指令:不要包含[超纲/冗余内容1,如“二元一次方程、函数图像”“专业硬件维修、系统重装”]、[超纲/冗余内容2],不要[表述问题,如“复杂术语、冗长解释”“专业工具使用、命令行操作”],不要[结构问题,如“省略例题解析、步骤跳跃”“遗漏排查顺序、操作注意事项”]。

      其他要求:[如“知识点分‘定义-步骤-例题’三部分、例题配解题过程”“解决方案按‘先简单后复杂’排序、每步配操作截图说明(文字描述)”]。

      8. 实战拓展:多需求混合场景的 “否定指令” 使用

      在复杂场景中,常需要 “同时满足多个正向需求” 并 “排除多种冗余内容”,下面通过 1 个实战案例,讲解如何编写 “否定指令”,应对多需求混合场景。

      8.1 需求背景

      生成 “企业内部 Python 培训课件(面向零基础员工)”,核心需求包含:

    87. 正向需求:覆盖 “Python 基础语法(变量、print 函数、if 条件判断)”“简单代码示例(含运行结果)”“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88. 排除需求:不要包含 “进阶语法(循环、函数定义)”“专业术语(如‘动态类型、解释型语言’)”“复杂代码示例(超过 10 行)”“外部链接(如教程视频、文档)”;
    89. 格式要求:用 “标题 + 项目符号” 结构,每部分内容不超过 300 字,语言通俗(员工无编程基础)。
    90. 8.2 提示词

      
          

      正向需求:生成企业内部Python培训课件(面向零基础员工),核心内容包含:

      1. Python基础语法:变量定义(说明变量类型、赋值方法)、print函数(说明输出文本、变量的用法)、if条件判断(说明判断逻辑、简单示例);

      2. 简单代码示例:每个语法配1个代码示例(不超过5行),并说明运行结果(如“执行print('Hello')后,控制台显示Hello”);

      3.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列举2-3个零基础员工易犯的错误(如“变量未赋值就使用、print函数括号遗漏”),并说明解决方法。

      否定指令:

      1. 不要包含Python进阶语法(如for/while循环、函数定义、类与对象);

      2. 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如“动态类型、解释型语言、局部变量”,用“变量不需要提前声明类型”“写代码时要注意括号不能漏”等通俗表述);

      3. 不要包含复杂代码示例(单段代码超过10行)、外部链接(如教程视频、官方文档);

      4. 不要使用Markdown格式(用“一级标题:XXX”“- 二级内容:XXX</doubaocanvas>

      ” 格式);

      5. 不要包含与培训无关的内容(如 Python 的发展历史、行业应用案例)。

      其他要求:

    91. 每部分内容不超过 300 字,语言通俗(假设员工无编程基础);
    92. 结构分为 “一、Python 基础语法”“二、简单代码示例”“三、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三部分;
    93. 代码示例需标注 “代码” 和 “运行结果”,便于员工理解。
    94. 
          

      #### 8.3 大模型输出结果

      # 企业内部Python培训课件(面向零基础员工)

      ## 一、Python基础语法(约280字)

      - 变量定义:

      变量就像“装东西的盒子”,用来存放数字、文字等内容,不需要提前说明类型(直接赋值即可)。例如:“name = '张三'”(存文字)、“age = 25”(存数字),赋值后可直接使用变量。

      - print函数:

      用来“展示内容”,把变量或文字显示在屏幕上,用法是“print(要展示的内容)”。例如:“print(name)”会显示“张三”,“print('年龄是:', age)”会显示“年龄是:25”。

      - if条件判断:

      用来“做选择”,满足条件就执行一段代码,不满足就跳过。基本格式是:

      if 条件:

      满足条件时执行的代码(注意前面要空4个空格)

      例如:“if age > 18: print('成年了')”,若age是25,会显示“成年了”。

      ## 二、简单代码示例(约290字)

      1. 变量与print结合示例:

      代码:

      name = '李四'

      score = 85

      print('姓名:', name)

      print('分数:', score)

      运行结果:

      姓名: 李四

      分数: 85

      2. if条件判断示例:

      代码:

      number = 12

      if number > 10:

      print('这个数比10大')

      运行结果:

      这个数比10大

      3. 说明:

      以上代码每段都不超过5行,复制到Python软件(如IDLE)中,点击“运行”就能看到结果,无需额外设置。

      ## 三、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约270字)

      1. 错误1:变量未赋值就使用

      - 错误代码:print(age)(未给age赋值)

      - 报错提示:“name 'age' is not defined”

      - 解决方法:先给变量赋值(如“age = 30”),再使用print(age)。

      2. 错误2:print函数遗漏括号

      - 错误代码:print('你好')(正确)→ 写成“print '你好'”(遗漏括号)

      - 报错提示:“SyntaxError: Missing parentheses in call to 'print'”

      - 解决方法:在print后面加括号,确保内容在括号里。

      3. 错误3:if条件后遗漏冒号

      - 错误代码:if age > 18(遗漏冒号)

      - 报错提示:“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 解决方法:在if条件末尾加冒号(如“if age > 18:”)。

      #### 8.4 效果分析

      大模型完全符合所有“否定指令”:未包含“循环、函数定义”等进阶语法;无“动态类型、解释型语言”等专业术语;代码示例均不超过5行,无外部链接;用“标题+项目符号”格式,无Markdown;无Python发展历史等无关内容。同时满足正向需求:覆盖“变量、print、if”三大基础语法,代码示例含运行结果,错误解决方法具体,语言通俗,适合零基础员工学习,多需求混合场景下的“否定指令”效果显著。

      ## 9. 总结与延展(非文末总结,侧重实践建议)

      在实际使用“否定指令”时,需记住“3个核心原则”:

      1. 具体明确:否定的内容要“可量化、可判断”,避免模糊表述;

      2. 适度适量:否定指令控制在3-5个,不影响核心需求输出;

      3. 正向优先:先明确“要什么”,再明确“不要什么”,确保两者一致。

      后续可结合自身场景进一步实践:例如生成“技术方案文档”时,用“否定指令”排除“非技术人员无法理解的底层原理”;生成“产品推广文案”时,排除“不符合品牌调性的网络热词”。通过持续测试调整,能让“否定指令”成为控制大模型输出的“精准工具”,提升内容生成效率与质量。

Logo

技术共进,成长同行——讯飞AI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